问山灵、烟云无恙,频年会此吟啸。
溪流宛转亭台曲,不数十洲三岛。香雾袅。
恁竹外梅边,惯听书声早。峰屏绿绕。
指矮几瞑琴,横窗停盏,不放片尘到。
流光速,那信知音还少。傅红犹记娇小。
绛帏十载春风暖,早识秋蟾怀抱。临墨沼。
感青眼殷勤,矜许巴巫调。凭高远眺。
念鸥纵圆盟,燕偏辞垒,何日认归棹。
问山灵、烟云无恙,频年会此吟啸。
溪流宛转亭台曲,不数十洲三岛。香雾袅。
恁竹外梅边,惯听书声早。峰屏绿绕。
指矮几瞑琴,横窗停盏,不放片尘到。
流光速,那信知音还少。傅红犹记娇小。
绛帏十载春风暖,早识秋蟾怀抱。临墨沼。
感青眼殷勤,矜许巴巫调。凭高远眺。
念鸥纵圆盟,燕偏辞垒,何日认归棹。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间的静谧与书香之气,词人通过“问山灵”开篇,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词中“烟云无恙,频年会此吟啸”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长久眷恋和内心的宁静自得。“溪流宛转亭台曲,不数十洲三岛”,描绘了一幅山水环绕、亭台错落的画面,展现了词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香雾袅,竹外梅边,惯听书声早”则进一步渲染了读书的氛围,将自然之美与知识之乐相交织,体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峰屏绿绕,指矮几瞑琴,横窗停盏,不放片尘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读书时的专注与内心的纯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流光速,那信知音还少”,表达了词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对真正知音的渴望,以及对传统文人雅趣的向往。“傅红犹记娇小,绛帏十载春风暖,早识秋蟾怀抱”,通过回忆与想象,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爱情的珍视。
最后,“临墨沼,感青眼殷勤,矜许巴巫调,凭高远眺”,词人站在墨沼之上,感慨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艺术、文化的认同与欣赏,同时展望未来,期待着与朋友再次相聚,共同乘风破浪,回归心灵的港湾。“念鸥纵圆盟,燕偏辞垒,何日认归棹”,表达了词人对自由与回归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相聚时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生活、友情、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雪里同骑白玉鳌,湖山人物一时高。
银潢下泻波千顷,宝鉴帝开水半篙。
我欲乘风惊老大,谁将翦水戏儿曹。
梅花纸帐扁舟构,但觉归心长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