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王孙》
《忆王孙》全文
清 / 濮文绮   形式: 词  词牌: 忆王孙

落红散乱柳飞棉。斜倚疏棂眼倦看。

辜负莺花春一年。怨天天。空把闲愁托杜鹃。

(0)
鉴赏

这首《忆王孙》由清代诗人濮文绮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的哀愁与无奈。

“落红散乱柳飞棉”,开篇即以“落红”和“柳飞棉”两幅画面,勾勒出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落红,指的是凋零的花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柳飞棉,则是柳絮随风飘扬,寓意着轻盈而短暂的美好时光。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暗示了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主题。

“斜倚疏棂眼倦看”,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自己斜靠在窗棂旁,疲惫地注视着窗外的景色。这里的“眼倦看”不仅表达了视觉上的疲劳,更深层地反映了心灵的疲惫与无力感。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面对如此美丽的春景,也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慰藉和快乐。

“辜负莺花春一年”,这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光的惋惜之情。莺花,指的是春天的鸟鸣和花开,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诗人自责于未能充分利用这美好的一年春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怨天天。空把闲愁托杜鹃。”最后两句情感更加深沉。诗人将内心的愁绪寄托给了杜鹃鸟,杜鹃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哀怨的形象。通过“怨天天”,诗人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不满和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整个句子充满了对生活琐碎烦恼的厌倦和对美好时光不可追回的遗憾。

整体而言,《忆王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愁绪的倾诉与寄托,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濮文绮
朝代:清

濮文绮,字弹绿,溧水人,四川涪州知州濮瑗女,典史何镜海室。
猜你喜欢

题甘衷素小影

青松白石不沾尘,野服科头意自真。

一坐空山非易得,十年南北倦游人。

(0)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五

烽火兼舟楫,艰危四十馀。

几为弓外鹄,一葬海中鱼。

债岂他生偿,名应狱吏书。

闲来寻旧将,追问乱离初。

(0)

送朱子蓉归嘉兴兼柬其兄子葆

七年之间三别子,两在山中一城里。

休论心迹未能并,可惜头颅只如此。

风尘拓落何所为,东溪片月当茅茨。

老兄能歌弟能和,松花酒熟清堪携。

北方苦旱南征伐,无事区区一吴越。

高天且陨不自忧,杞国狂夫空白发。

(0)

送李苍水入国学兼寄相如二首·其一

燕齐一万里,风雪几人来。

岳势晴犹白,河声撼不开。

新吟添倚马,古意满衔杯。

宫是招贤旧,无妨国士才。

(0)

送沈甸华归杭州

边沙作霾曀衢陌,行子居人总成客。

五羊城里三见君,匆匆不得论心迹。

君驱高毂日涉野,我倚长竿钓山下。

毛锥不及带刀人,牧马童儿笑儒者。

夜梦西湖春兴生,归艎正月送君行。

大小岭头雪未尽,南北峰高花始明。

花光雪色遥相接,花残雪尽应停楫。

六桥清浅见泥沙,潜虬何处藏鳞鬣。

倒尽今时别酒樽,余亦著书终闭门。

命驾相思何可易,因风书札倘能存。

(0)

过薛剑公不值

竹窗虚掩读书堂,远近游踪日已黄。

舍瑟定偕童子去,采芝还入老人行。

苔侵旧绿缘金井,花散高红点石床。

一度不留君未惜,年年归路属春阳。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