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散乱柳飞棉。斜倚疏棂眼倦看。
辜负莺花春一年。怨天天。空把闲愁托杜鹃。
落红散乱柳飞棉。斜倚疏棂眼倦看。
辜负莺花春一年。怨天天。空把闲愁托杜鹃。
这首《忆王孙》由清代诗人濮文绮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日的哀愁与无奈。
“落红散乱柳飞棉”,开篇即以“落红”和“柳飞棉”两幅画面,勾勒出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落红,指的是凋零的花瓣,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柳飞棉,则是柳絮随风飘扬,寓意着轻盈而短暂的美好时光。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暗示了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主题。
“斜倚疏棂眼倦看”,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自己斜靠在窗棂旁,疲惫地注视着窗外的景色。这里的“眼倦看”不仅表达了视觉上的疲劳,更深层地反映了心灵的疲惫与无力感。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面对如此美丽的春景,也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慰藉和快乐。
“辜负莺花春一年”,这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光的惋惜之情。莺花,指的是春天的鸟鸣和花开,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诗人自责于未能充分利用这美好的一年春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怨天天。空把闲愁托杜鹃。”最后两句情感更加深沉。诗人将内心的愁绪寄托给了杜鹃鸟,杜鹃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哀怨的形象。通过“怨天天”,诗人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不满和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整个句子充满了对生活琐碎烦恼的厌倦和对美好时光不可追回的遗憾。
整体而言,《忆王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愁绪的倾诉与寄托,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棠舟冲破吴淞水,瑟瑟岸汀苇。
酒具茶铛,云蓑雨笠,载得半江秋思。莼丝信美。
任满地风涛,一竿鳣鲔。
荷芰裁裳,徐陵也号天随子。
詹公任父已往,中原共识汝,烟波名字。
斗鸭先生,钓鳌狂客,谁绘剡溪藤里,徵书一纸。
为勉出菰芦,客星至矣。漫捲渔筒,黄金台更起。
兰桡画桨,岭南舟、共泛湖天寥廓。
髯客扬舲兰渚去,折柳滕王高阁。
江上登楼,樽前击钵,转眼分今昨。
云山千叠,旧游顿尔萧索。
闻道戍堞烽烟,戈船鼙鼓,宛委军声恶。
当日应徐无恙否,八口可安林壑。阮瑀从军。
陈琳草檄,岂叹功名薄。为询罗隐,壮怀肯令飘泊。
小隐柴荆,有嘉客、远寻茅屋。
侵屐齿、槛横浮翠,砌添新绿。
帝里旧游蝴蝶梦,田间今和渔樵曲。
几年来、世事似浮云,多翻覆。槐风起,凉生粟。
雷雨过,花如沐。且论文把酒,更开棋局。
此夕莫愁银箭急,明朝又向红尘逐。
问东篱、菊绽可重来,村醪熟。
冰花夜糁,悄气侵窗纸,寒灯明灭。
平地琼瑶铺欲遍,做我庭前明月。
柳絮萦春,梨云搅梦,滚滚无休歇。
酸风助阵,绕檐吹响枯叶。
堪笑锦帐羊恙,粗豪风味,全与文人别。
细碾凤团镕净片,一洗诗脾清澈。
纸帐梅悭,地炉火近,未放衾如铁。
闭门高卧,任他天地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