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二吴书见访》
《谢二吴书见访》全文
宋 / 王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缁衣之后赋无衣,王室安知晋郑依。

淝水八千思偃伯,丹徒十万尽忘饥。

喜看猿鹤从公乐,更觉莼鲈到处肥。

泉楮未通民力乏,梦怀远志忆当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èrshūjiàn访fǎng
sòng / wángsuì

zhīhòuwángshìānzhījìnzhèng

féishuǐqiānyǎnbǎidānshíwànjìnwàng

kànyuáncónggōnggèngjuéchúndàochùféi

quánchǔwèitōngmínzhīmèng怀huáiyuǎnzhìdāngguī

翻译
身穿黑色官服的人吟唱起《无衣》之歌,朝廷哪里知道晋郑两国的依赖。
想起淝水之战中谢玄的英勇,即使十万丹徒军士不再饥饿。
欣喜看到猿猴和鹤鸟跟随您快乐,更觉处处莼菜鲈鱼鲜美无比。
泉水和楮木还未流通,百姓财力匮乏,我梦中怀念远方的志向,渴望回归家乡。
注释
缁衣:古代官员的黑色官服,象征地位或职责。
无衣:《诗经》中的篇目,表达团结一致的情怀。
淝水:古代战役,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偃伯:指谢玄,淝水之战中的重要将领。
丹徒:地名,古时属吴国,此处代指军队。
莼鲈:江南特产,常用来比喻思乡之情。
泉楮:泉指泉水,楮指楮树,古代造纸原料,此处可能暗示经济状况。
民力乏:人民财力枯竭,生活困苦。
梦怀:在梦中怀念。
当归:回家,这里暗含归隐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现实生活的不满。"缁衣之后赋无衣",开篇即设立了一种对比,"缁衣"指古代士大夫之家所穿的正服,而"无衣"则可能暗示诗人现在的处境或是精神状态的写照。紧接着"王室安知晋郑依"表达了对于中央王权稳固和地方势力依附的担忧。

接下来的"淝水八千思偃伯"与"丹徒十万尽忘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诗人表现出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喜看猿鹤从公乐"和"更觉莼鲈到处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观察,透露出一丝慰藉。

然而,"泉楮未通民力乏"表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不足和人民生活的艰难。最后,"梦怀远志忆当归"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对往日壮志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回归本真自我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时代感和个人情感交织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意识、社会关怀,还透露出了个人的精神状态与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王遂

王遂
朝代:宋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 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任工部尚书。
猜你喜欢

送赵公子省亲回洮阳四首·其三

卓荦才华间世贤,琼林玉树思飘然。

学宗孔孟文风盛,业究孙吴武艺专。

报国丹心恒耿耿,奉亲诚意每拳拳。

柳营正好承严训,却忆松楸旆又还。

(0)

二十一夜月

破镜缘何少半亏,阳精倒迫若相催。

弓弦过满知何似,正是弯弓欲射时。

(0)

罗汉寺

东山山下访禅栖,古木繁阴水满陂。

海阔白云来汗漫,山连青髻出参差。

秘经藏古忘遗检,奉佛堂空馀故基。

千古珠林顿消歇,不知罗汉更何为。

(0)

过严子陵钓台二首·其一

红尘紫陌倦驱驰,绿水青山费梦思。

无限五湖烟月趣,钓鱼台下一题诗。

(0)

过大庾关

庾关南下是乡关,二十辞家六十还。

行李萧条书剑在,乡音如故鬓毛斑。

倦来小憩松间石,兴到遥看马上山。

香火祠前问丞相,几人未老得身闲。

(0)

题南宁宁指挥松桂轩

高轩静对柳营开,嘉木曾和雨露栽。

龙蛰嘘云从地起,兔灵分种自天来。

一庭晚翠笼毡帐,万斛秋香落酒杯。

文武元戎襟度雅,定应谈笑奠南垓。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