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外直求材易,暮爨晨炊利用均。
曲突徙薪诚上策,焦头烂额更何人。
疏烟土锉烹蒸便,夜雨荆筐盖覆频。
却有千年辽海鹤,蓦疑华表话前身。
中通外直求材易,暮爨晨炊利用均。
曲突徙薪诚上策,焦头烂额更何人。
疏烟土锉烹蒸便,夜雨荆筐盖覆频。
却有千年辽海鹤,蓦疑华表话前身。
这首诗描绘了吉林地方的风俗生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一种朴实而智慧的生活哲学。
首联“中通外直求材易,暮爨晨炊利用均”描述了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均衡性。中通外直象征着事物的自然规律和内在秩序,求材易则强调了利用资源的便捷性;暮爨晨炊则体现了生活的日常节奏,利用均则是对时间与劳作的合理分配,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颔联“曲突徙薪诚上策,焦头烂额更何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生活中的预防措施比作“曲突徙薪”,即在火灾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损失,这是明智之举。而“焦头烂额”则形象地描绘了火灾发生后的惨状,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这里也暗含了对生活中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倡导。
颈联“疏烟土锉烹蒸便,夜雨荆筐盖覆频”进一步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场景。疏烟土锉烹蒸便,可能是指使用简单的炊具和方法进行烹饪,既方便又节约;夜雨荆筐盖覆频,则可能是指夜晚下雨时,用荆筐覆盖物品以防止雨水侵袭,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保护。
尾联“却有千年辽海鹤,蓦疑华表话前身”以鹤为喻,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怀念。千年辽海鹤象征着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华表则是古代用于标志道路或宫殿的石柱,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自身身份和历史渊源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吉林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哲学,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