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亭阔方丈,脩竹种千百。
有时人不来,影月为吾客。
幽亭阔方丈,脩竹种千百。
有时人不来,影月为吾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充满自然之美的场景。诗人王十朋以“幽亭阔方丈,脩竹种千百”开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亭子虽小但周围竹林茂盛的景象。这里的“幽亭”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感觉,“方丈”则强调了亭子的规模虽小,却自成一景。
接着,“有时人不来,影月为吾客”两句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了高潮。在无人打扰的时刻,亭中的人与月影相伴,仿佛月光下的影子成了唯一的客人。这种情景既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渴望。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典型表达。
东方昔借车,尼父尝假盖。
一马兹不全,夷涂出如阂。
人无托乘宠,朝罕均茵载。
策足本乏谋,临风嗟有待。
京洛富华厩,权奇出青海。
翩翩陌上郎,灭没争星迈。
珂音杂鸾响,鞯势动霞綵。
东郭独何为,徒行履将败。
何处幽林蜕,来依禁树鸣。
风緌非冒宠,露腹祗知清。
晓韵飘觚阙,残嘶逗綵甍。
秋螳多怒臂,寂寞好全生。
吾彀飞名早,卿军补掾新。
还家雁峰地,趋府鹤袍人。
树色围荆垒,江声泻蜀津。
无轻束矢讼,阴德及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