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如镜伐竹架过墙葡萄断竹插地复生枝叶无住序曰瑞竹余以诗赠之》
《如镜伐竹架过墙葡萄断竹插地复生枝叶无住序曰瑞竹余以诗赠之》全文
元 / 宋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为引寒藤延晚翠,试栽碧玉动秋根。

凤梢依旧生虚籁,龙箨相将添远孙。

林月过庭窥断影,茶烟润色到啼痕。

汤休丽藻题还遍,贝叶应多此处翻。

(0)
翻译
尝试在秋日种植碧玉般的藤蔓,它延伸着寒意,晚间的翠绿更显深沉。
凤凰的枝梢依然轻轻摇曳,发出空灵的声音,龙竹的新芽也增添了几分遥远的气息。
月光穿过庭院,照见了藤蔓的断续影子,茶香增添了夜色,仿佛泪水也染上了颜色。
汤休这样的才子曾题写美丽的诗篇,这些诗句应该在这里被广泛流传,甚至翻刻在贝叶上。
注释
引:引导。
寒藤:寒冷的藤蔓。
延:延伸。
晚翠:傍晚的翠绿。
试栽:尝试种植。
碧玉:绿色宝石,形容藤蔓。
秋根:秋天的根部。
凤梢:凤凰的枝梢。
虚籁:空灵的声音。
龙箨:龙竹的笋壳。
远孙:远方的后代。
林月:月光穿过树林。
窥:偷看。
断影:断续的影子。
啼痕:泪痕。
丽藻:华丽的诗藻。
题:题写。
遍:广泛。
贝叶:古代用于书写的贝多树叶。
翻:翻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园林风光图。开篇“为引寒藤延晚翠,试栽碧玉动秋根”展示了园主对植物的细心培育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在这里,“寒藤”和“碧玉”都形象地表达了园中植物在季节变化中的生长情状。

紧接着,“凤梢依旧生虚籁,龙箨相将添远孙”则展现了园林中古木参天,枝叶繁茂的景象。这里的“凤梢”和“龙箨”都是古人对树木形态的美好描绘,而“虚籁”和“远孙”则暗示着这些老树已历经多年,生长出许多新枝,延续了生命力的壮观。

中间两句“林月过庭窥断影,茶烟润色到啼痕”描绘了一幅诗人在园中赏月饮茶的闲适生活。“林月”和“茶烟”都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常见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汤休丽藻题还遍,贝叶应多此处翻”则透露出园中水景的清新与生机。这里“汤休丽藻”指的是池塘中的荷花,而“贝叶”则可能是对莲叶或其他水生植物的称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园林中水边风光的喜爱和细致观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审美趣味。

作者介绍

宋无
朝代:元   字:子虚   籍贯:元平江路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一○九

内空外空内外空,四大五蕴不可得,山河大地不可得。

不可得亦不可得,舜若多神面皮黑。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三十三

作者相逢,你西我东。水归沧海,月上孤峰。

放出城中老鼠,咬杀村里大虫。

因甚如此,闽蜀同风。

(0)

颂古四十四首·其二十九

骨裹皮兮皮裹骨,大随放出辽天鹘。

东西南北谩抬眸,不知已过新罗国。

(0)

金华圣者赞

饱啖猪头肉,长斋不吃素。

莫言滋味别,要且少盐醋。吽吽,大有著你处。

(0)

四威仪·其三

山中坐,习闲成懒惰。少献花,但见猿偷果。

(0)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十三

索寞清凉寺,家风实可怜。

白云迷谷口,黄叶聚阶前。

衲破通身冷,柴生满室烟。

谁知今日事,不异普通年。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