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徒五苦辞·其七》
《三徒五苦辞·其七》全文
隋朝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学仙行为急,奉戒制情心。

虚夷正气居,仙圣处相寻。

若不信法言,胡为栖山林。

大贤乐经戒,受之为身宝。

就学常苦晚,治身恨不早。

比当披幽迹,倏欻年已老。

执卷吸尔极,将更死痛恼。

吾故及弱龄,弃世以学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追求学仙之路的坚定决心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诗中充满了对修行、守戒和自我超越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首句“学仙行为急”,表达了主人公急于求道的心态,体现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接下来,“奉戒制情心”则点明了修行过程中对戒律的严格遵守,以及如何通过控制情感来净化心灵的过程。这种内心的修炼是通往仙界的必经之路。

“虚夷正气居,仙圣处相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修行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一个充满正直、纯净之气的世界,仙人与圣者在此相遇。这不仅是一种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也是对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提升的追求。

“若不信法言,胡为栖山林”则提出了一个反问,强调了信仰与实践的重要性。在山林中隐居并非真正的修行,只有真正信奉并实践法言,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大贤乐经戒,受之为身宝”表明了高德之人乐于接受并遵循戒律,将其视为生命的宝贵财富。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社会道德秩序的维护。

“就学常苦晚,治身恨不早”表达了对学习和修身晚开始的遗憾,以及对早些开始修行的渴望。这反映了人们普遍认为,越早开始追求真理和道德修养,就越能更好地把握生命的意义。

“比当披幽迹,倏欻年已老”则流露出对时间紧迫感的意识,提醒人们珍惜时光,抓紧时间进行修行。这里的“幽迹”可能指的是深奥的修行之道或隐秘的智慧。

“执卷吸尔极,将更死痛恼”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深入理解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通过不断阅读和学习,个体试图克服困难,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最后,“吾故及弱龄,弃世以学道”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年轻时就开始追求道义和真理的重要性。这一观点鼓励人们从早年开始,积极地投身于自我提升和精神追求的旅程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追求学仙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历程,展现了对道德修养、精神追求以及时间紧迫感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关于个人修行的诗歌,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普遍反思。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月篷轩

轩居窄窄小于舟,窗户虚明瞰碧流。

月色正圆思载酒,波光难定懒垂钩。

不忧平地风波起,最喜近人星汉浮。

无限沧洲烟水趣,谪仙何必跨鲸游。

(0)

潼川驿宰潘君复任持卷求诗

三年传舍官如旧,来往追随不厌频。

扫径惯迎天上客,折梅长寄陇头人。

驿楼树暗淮烟晓,官棹花明楚水春。

待我南归重经过,索茶呼酒莫相嗔。

(0)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

厚味人所嗜,子独味于道。

味道夫如何,羲经日穷讨。

大而天地外,细则秋毫杪。

所遇各有味,咀嚼期了了。

至味不可言,惟应自知好。

非苦亦非甘,忘饥复忘饱。

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

长年味斯味,兀兀不知老。

掩卷坐忘言,见此庭前草。

晴光宿雨收,远色连天杳。

咄彼刍豢徒,胡为养其小。

(0)

杂诗

秋旦露气白,初阳淡无晖。

群鸡正乱叫,栖禽犹倦飞。

我行适中野,踯躅烟路微。

苍莽荆棘深,零露沾裳衣。

去去既寡欢,恻恻中心违。

素志谅难易,知音古尤稀。

侧身复惆怅,拂旦吾当归。

(0)

寄史行可·其一

八行传家盛有人,科名青紫不如君。

契囊错落倾珠斗,使节光华拂锦云。

贾谊有名传洛下,王通随意教河汾。

不才亦有田园兴,儗共携樽醉夕曛。

(0)

和韵奉答金郡公仲和太守父也·其一

貂蝉七世仰华宗,千里南来识郡公。

庾亮许令延夜月,光庭容得坐春风。

花边雅戏欢娱洽,竹里行庖燕笑同。

厚德在人须有报,广文莫道锦囊空。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