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骨支离鬓巳残,宁因林壑锢成寒。
惟求桃洞田三亩,不愿麻姑药一丸。
豺虎食人聊廑户,鸢乌爱我岂须棺。
干戈未定犹羁旅,谁复悲歌行路难。
病骨支离鬓巳残,宁因林壑锢成寒。
惟求桃洞田三亩,不愿麻姑药一丸。
豺虎食人聊廑户,鸢乌爱我岂须棺。
干戈未定犹羁旅,谁复悲歌行路难。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在病中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病骨支离鬓已残,宁因林壑锢成寒”描绘了诗人病体虚弱、鬓发斑白的凄凉形象,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生命脆弱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说,即使身处幽静的山林之中,也无法逃脱生命的寒冷与孤独。
颔联“惟求桃洞田三亩,不愿麻姑药一丸”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药物依赖的排斥。他渴望拥有一个小小的桃源之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而不是依赖药物维持生命,体现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
颈联“豺虎食人聊廑户,鸢乌爱我岂须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社会中的不公与冷漠比作凶猛的豺虎,而将自己比作被忽视的鸟兽。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切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尾联“干戈未定犹羁旅,谁复悲歌行路难”总结了诗人的处境与心境。在战乱未平、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如同漂泊的旅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忧伤与无奈。最后一句“谁复悲歌行路难”,既是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也是对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遭遇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思考。
江西名士多所识,尽道延陵有异孙。
赋就早能传学子,诗成晚更彻宗门。
经过县郭办相觅,邂逅心期欲暂论。
禁省催君咏红药,江湖要我撷芳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