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原上人》
《忆原上人》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

不知竹雨竹风夜,吟对秋山那寺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戴叔伦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两句,以实物为线索,通过描述简单的生活用品和长途跋涉的情景,展现出诗人不畏艰难、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深处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

“不知竹雨竹风夜,吟对秋山那寺灯”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夜晚,独自面对着秋天的山色和寺庙里的灯光,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孤寂。这里的“竹雨竹风”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郁与不安。而“吟对秋山那寺灯”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吟诵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首表达乡愁与离别之情的佳作。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酹江月

寿过彭祖,更官高一品,石崇贵富。

古往今来人世事,觉了不堪重虑。

归去渊明,乘舟范蠡,先已超升去。

真通道德,趖却死沉阴路。

云步阆苑蓬山,仙乡不夜,各有逍遥所。

过了天元无上道,千载难逢难遇。

石火光阴,浮沤生灭,飞走乌随兔。

速修性命,暗有贤圣提汝。

(0)

书事

客舍如僧舍,秋风几席清。

竹孙仍带箨,鸠妇已呼晴。

年老心情减,官卑去就轻。

京师名籍甚,郑子岂其卿。

(0)

鹦鹉曲.陆羽风流

儿啼漂向波心住。舍得陆羽唤谁父。

杜司空席上从容,点出茶瓯花雨。

散蓬莱两腋清风,未便玉川仙去。

待中泠一滴分时,看满注黄金鼎处。

(0)

戚氏

梦游仙。分明曾过九重天。

浩气清英,素云缥渺贯无边。森然。似朝元。

金童玉女传宣。当时万圣齐会,大光明罩紫金莲。

群仙谣唱,诸天欢乐,尽皆得意忘言。

流霞泛饮,蟠桃赐宴,次第留连。

□□皆秉道德威权。神通自在,劫劫未能迁。

冲虚妙,昊天网极,象帝之先。透重玄。

命驾恍惚神游,掷火万里回旋。

四维上下,八表纵横,鸾鹤不用挥鞭。

□□应念随时到,了无障碍,自有根源。

看尽清都绛阙,迈瀛洲紫府笔难传。

瑶台阆苑花前。

瑞云掩映,百和香风散,四时不夜春长暖,处处觉闲。

想因缘,是一点功圆。混太虚,浩劫永绵绵。

任阎浮地,山摧洞府,海变桑田。

(0)

报师恩.疏慵

懒看经教懒烧香。兀兀腾腾似醉狂。

日月但知生与落,是非宁辨短和长。

客来坐上心慵问,饭到唇边口倦张。

不是故将形体纵,养成贫病疗无方。

(0)

忍辱仙人.妙用

千古圣贤皆一轨。亘初得得从心起。

除此逍遥安稳地。无馀理。自然消息恬然美。

不在劳神并苦己。般般放下头头是。

选甚花街并柳市。虚空体。本来一物无凝滞。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