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中秋近,金波湛碧天。
似悭来夕满,却比昨宵圆。
白璧旋应合,青铜觑少偏。
嫦娥藏贝阙,妆束未能全。
二七中秋近,金波湛碧天。
似悭来夕满,却比昨宵圆。
白璧旋应合,青铜觑少偏。
嫦娥藏贝阙,妆束未能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诚泳所作的《十四夜月》,描绘了中秋将近时的月景。首句“二七中秋近”点出时间,即农历八月十七,离中秋仅剩两日,暗示了月渐圆满的过程。"金波湛碧天"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显得清澈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似悭来夕满,却比昨宵圆”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月圆的期待和观察:虽然今晚的月亮还未达到满月的状态,但相较于昨晚已经更加圆润,暗示着月圆的进程在悄然进行。
“白璧旋应合,青铜觑少偏”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洁白的玉璧,即将圆满,而“青铜觑少偏”则以古代铜镜的不完全对准时的形象,形容月形的微小偏差。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月圆的动态美。
最后两句“嫦娥藏贝阙,妆束未能全”借嫦娥的神话传说,暗示月亮虽未完全圆满,但已足够引人遐想,如同嫦娥在月宫中精心装扮,虽未完全完成,却已显现出神秘而美丽的韵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中秋月渐圆的意境,寓含了诗人对团圆和美好的期待。
结束佐戎旃,河西住几年。
陇头随日去,碛里寄星眠。
水近沙连帐,程遥马入天。
圣朝思上策,重待奏安边。
樽前放浩歌,便起泛烟波。
舟楫故人少,江湖明月多。
孤峰经宿上,僻寺共云过。
若向仙岩住,还应著薜萝。
山绕楼台出,溪通里闬斜。
曾为谢客郡,多有逐臣家。
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
题书报贾谊,此湿似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