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午中秋登燕闱明远楼》
《庚午中秋登燕闱明远楼》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月色平分夜,清光锁院秋。

彩毫开象纬,坛帜敞层楼。

霜肃宜鶱鹗,槎虚欲犯牛。

荒烟重摇落,涕泗一凝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燕闱明远楼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深沉的情感。

首联“月色平分夜,清光锁院秋”以月色平分夜空,清辉笼罩庭院之秋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意境。月光如水,均匀地洒满大地,将夜晚装扮得格外静谧,秋意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深沉。

颔联“彩毫开象纬,坛帜敞层楼”转而描写楼阁中的景象。彩毫是指装饰精美的笔,这里借指楼阁内的装饰或活动。象纬指的是天上的星宿,坛帜则可能是指楼阁上悬挂的旗帜。这一联通过“开象纬”和“敞层楼”的描绘,展现了楼阁内布置的华美与壮观,仿佛是人间仙境。

颈联“霜肃宜鶱鹗,槎虚欲犯牛”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地面转向天空。鶱鹗(鶱鷃)指的是鹰和雀,槎虚(槎)可能是指木筏,犯牛可能是指侵犯牛宿。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飞翔的渴望以及对宇宙浩瀚的敬畏之情。

尾联“荒烟重摇落,涕泗一凝眸”则是情感的集中爆发。荒烟代表了衰败的景象,摇落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流逝。涕泗一凝眸,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深深哀愁与感慨,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中秋之夜在明远楼上的独特体验,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思。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约重游铁壁次阳峰张学士

铁壁溜泉挂玉霓,虬松蹲跂壁东西。

漫游笑我先驰逐,胜境于君未品题。

朱鹤飘遥天渐迩,锦林缭绕路非迷。

秋清肯订重游约,呼鹤超升那用梯。

(0)

经金山用杜韵四首·其一

万里波光填空白,一拳浮沤见山青。

金鳌背出蜃楼幻,砥柱中撑鹍涛行。

龙漱石潭春气暖,日腾紫水晓烟晴。

凭高踏破琼瑶窟,鸾鹤箫笙天外声。

(0)

玉堂双喜联贺伦白山·其二

山斗名家几具瞻,桂兰桥梓玉堂兼。

承恩委佩出金阙,协梦明珠射碧蟾。

草木眉山占世运,困穷胶鬲未渔盐。

泰阶星史稽王道,山斗名家几具瞻。

(0)

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其八望喜峰口

契丹僭拟幽都宫,衅始平滦关隘空。

觞滥元胡牙齿毒,九州骸骨血腥红。

(0)

三至轩诗·其七

丈人居轩端,春从天上分。

下以忞民难,上以答圣君。

江藩昔重创,万井哀如焚。

贪人犹教馋,锯牙虎为群。

丈人耿隐忧,为霖腾溟云。

洗洗垢薮污,扬之风馨芬。

(0)

钓台

江风吹老几羊裘,江月辉辉江水流。

学馆星辰虚岁月,钓台烟雨自春秋。

狂奴故态情犹在,圣主劳谦道与谋。

何处独留文正记,君臣千古思悠悠。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