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乌丝烂。向旗亭、寻行数墨,澹欢浓怨。
笺上是秋还是泪,总觉模糊难辨。
有湘雨、楼词几卷。
秀句偏多飘泊响,听江湖、一个张孤雁。
也合做,玉田伴。相思欲寄青瑶案。
怕年来、四愁平子,赋情都倦。
儗把诸贤重唤起,多少金荃兰畹。
道自古、才名不贱。
酒梦京华凉易醒,悄鬘天、已作枯禅观。
应念我,发三叹。
写得乌丝烂。向旗亭、寻行数墨,澹欢浓怨。
笺上是秋还是泪,总觉模糊难辨。
有湘雨、楼词几卷。
秀句偏多飘泊响,听江湖、一个张孤雁。
也合做,玉田伴。相思欲寄青瑶案。
怕年来、四愁平子,赋情都倦。
儗把诸贤重唤起,多少金荃兰畹。
道自古、才名不贱。
酒梦京华凉易醒,悄鬘天、已作枯禅观。
应念我,发三叹。
这首《金缕曲》(其一)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开篇“写得乌丝烂”描绘了词人笔墨间的深情,仿佛字迹晕染,情感复杂。他在旗亭寻找灵感,墨香中蕴含着淡淡的欢乐与浓郁的哀怨。
“笺上是秋还是泪,总觉模糊难辨”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分辨不清是秋的落寞还是泪水的痕迹,流露出一种迷茫与感伤。接下来,“湘雨、楼词几卷”借湘妃泪滴化为雨的典故,寓言自己的离愁别绪,而“秀句偏多飘泊响,听江湖、一个张孤雁”则以孤雁自比,表达漂泊无依的孤独。
“也合做,玉田伴”暗指词人希望能与才华出众的人为伍,如同玉田之伴。然而,“相思欲寄青瑶案”,他的相思之情难以寄托,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怕年来、四愁平子,赋情都倦”借用汉代张衡《四愁诗》的典故,感叹自己才情已疲惫。
词人试图唤醒那些贤能之人,共同探讨人生的苦涩与无奈,“多少金荃兰畹”象征着美好的才情与理想,但“道自古、才名不贱”又暗示了才子的命运往往坎坷。“酒梦京华凉易醒”描绘出京城繁华背后的冷酷现实,他悄然领悟到生活的无常,如同枯禅般看破红尘。
最后,“应念我,发三叹”直抒胸臆,词人深深感叹,希望对方能理解他的心境,引发共鸣。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