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其一》
《金缕曲·其一》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写得乌丝烂。向旗亭、寻行数墨,澹欢浓怨。

笺上是秋还是泪,总觉模糊难辨。

有湘雨、楼词几卷。

秀句偏多飘泊响,听江湖、一个张孤雁。

也合做,玉田伴。相思欲寄青瑶案。

怕年来、四愁平子,赋情都倦。

儗把诸贤重唤起,多少金荃兰畹。

道自古、才名不贱。

酒梦京华凉易醒,悄鬘天、已作枯禅观。

应念我,发三叹。

(0)
鉴赏

这首《金缕曲》(其一)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开篇“写得乌丝烂”描绘了词人笔墨间的深情,仿佛字迹晕染,情感复杂。他在旗亭寻找灵感,墨香中蕴含着淡淡的欢乐与浓郁的哀怨。

“笺上是秋还是泪,总觉模糊难辨”表达了词人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分辨不清是秋的落寞还是泪水的痕迹,流露出一种迷茫与感伤。接下来,“湘雨、楼词几卷”借湘妃泪滴化为雨的典故,寓言自己的离愁别绪,而“秀句偏多飘泊响,听江湖、一个张孤雁”则以孤雁自比,表达漂泊无依的孤独。

“也合做,玉田伴”暗指词人希望能与才华出众的人为伍,如同玉田之伴。然而,“相思欲寄青瑶案”,他的相思之情难以寄托,只能在心中默默怀念。“怕年来、四愁平子,赋情都倦”借用汉代张衡《四愁诗》的典故,感叹自己才情已疲惫。

词人试图唤醒那些贤能之人,共同探讨人生的苦涩与无奈,“多少金荃兰畹”象征着美好的才情与理想,但“道自古、才名不贱”又暗示了才子的命运往往坎坷。“酒梦京华凉易醒”描绘出京城繁华背后的冷酷现实,他悄然领悟到生活的无常,如同枯禅般看破红尘。

最后,“应念我,发三叹”直抒胸臆,词人深深感叹,希望对方能理解他的心境,引发共鸣。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易顺鼎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次韵洪尉·其二

平生坐狷狭,无与同襟期。

宁论马得丧,但问蛙公私。

其初或取憎,其究还见思。

不思亦何伤,此癖终难移。

(0)

过北固山下旧居

池塘燕子旧人家,杨柳春寒一径斜。

夜读自生书带草,朝饥曾对米囊花。

侯谁在矣山如昨,今我来思鬓已华。

舍馆不知何日定,竹舆鸣雨又咿哑。

(0)

舟行省墓

半篙新绿落寒沙,芳草王孙自物华。

春事已随蝴蝶梦,人情犹有杜鹃花。

百年易尽一弹指,两曜不停双转车。

手种寸苗今老大,满山鳞甲动龙蛇。

(0)

舟次严陵·其二

与雁分洲宿,连云做梦清。

江风人事老,夜雨客心惊。

潮急仍吞濑,更寒不过城。

子陵吾所韪,蓑外底须名。

(0)

次韵滕和叔投赠·其一

犹及溪斋识老成,万琅玕外一溪清。

诸郎与我雪灯共,两眼观书霜月明。

二十一年如梦过,五三六籍尚谁赓。

鹿车忽到苍厓底,老木惊秋亦向荣。

(0)

次韵梁倅

只与青山对面居,白云侵屦有诗无。

故人咫尺隔千里,明月婵娟共一壶。

鸥鹭盟应怜久客,梧桐雨亦问归涂。

近来煞得秋风力,老桂吹香满座隅。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