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钟山知觉院》
《宿钟山知觉院》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宿投林下寺,中夜觉神清。

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

笼灯吐冷艳,岩树起寒声。

待晓红尘里,依前冒远程。

(0)
注释
宿:过夜住宿。
投:投宿。
林下寺:山脚下的寺庙。
中夜:半夜。
觉:醒来。
神清:精神清爽。
磬:寺庙中的木鱼。
罢:结束。
僧初定:僧人刚刚入定。
山空:山间寂静。
月又生:月亮升起。
笼灯:提着灯笼。
吐:散发。
冷艳:冷冽的光芒。
岩树:山岩上的树木。
起寒声:发出寒气的声音。
待晓:等待天亮。
红尘:世俗世界。
依前:依旧。
冒远:踏上遥远的路程。
翻译
夜晚住宿在山下的寺庙,半夜醒来感到神志清醒。
僧人诵经完毕后开始打坐,此时山间空寂,明月升起。
提着灯笼散发出冷冽的光芒,山岩上的树木发出寒意十足的声音。
打算天亮后再次踏入红尘俗世,继续踏上遥远的旅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寺庙的宁静与清新之感。"宿投林下寺,中夜觉神清"一句表明诗人在深夜里居住于林间的寺院,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平静。紧接着"磬罢僧初定,山空月又生"则是描绘了寺庙中的僧侣开始打坐入定,而外面的山谷中升起了明亮的月亮,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笼灯吐冷艳,岩树起寒声"一句,则通过对灯光与自然声音的描绘,增强了夜晚的宁静感和神秘感。诗人用"冷艳"来形容灯光,不仅传达了一种清凉、洁净的感觉,也映射出一种内心的平和。

最后一句"待晓红尘里,依前冒远程"表明尽管诗人享受着寺庙中的宁静,但随着天亮的到来,他还是要回到喧嚣的世界中去继续他的旅途。这里"红尘"指的是世俗的生活,而"依前冒远程"则显示了诗人对于探求和旅行的渴望以及对未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寺庙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宁静与世俗离群两种生活状态的体验与思考。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声声慢

贤愚间异,曲直丛林,清浊事急难分。

多少无知,开口信意胡荤。

鹓□呼为斥鴳,把灵椿、唤作朝菌。

便假饶,是随何陆贾,辩正无门。

牛缺谩施仁义,想肩吾锁目,自昧天真。

摸象盲夫,昼夜晓甚明昏。

玉罄权为煮料,把瑚琏、假作齑盆。

最苦处,爨瑶琴烹羽,误杀麒麟。

(0)

归来曲

虚无道,元气自相和。

玄览涤除贤士少,合尘背觉俗徒多。终日谩蹉跎。

开法眼,一性贯娑婆。

莹净净如秋月冷,冰清清似泛琼波。浇溉润灵柯。

(0)

渔家傲

四月都城冰碗冻。含桃初荐瑛盘贡。

南寺新开罗汉洞。伊蒲供。杨花满院莺声弄。

岁幸上京车驾动。近臣准备銮舆从。

建德门前飞玉鞚。争持送。葡萄马乳归银瓮。

(0)

念奴娇

茂林修竹,自山阴散后,几番陈迹。

修禊年年春故事,懊恨风流非昔。

当日兰台,后来菊圃,苗裔江南北。

睹君雅号,恍然旧事重忆。

岁晚木落天寒,黑貂将敝,尚作新丰客。

星斗胸中空灿烂,磨蝎空名何益。

袁吕相逢,知音一笑,肉眼无人识。

访予梅屋,谈天聊慰孤寂。

(0)

菩萨蛮.丁巳九月病中有感八首·其二十二

短衣匹马卢龙道,冰霜千里催人老。

白发影婆娑,秋风鬼病多。

苦寒还苦热,飞梦惊明灭。

何物返魂丹,空囊无一钱。

(0)

风流子·其二感怀

踏歌归去也,纶竿上、高挂黑羊裘。

喜有意近人,犹存幽竹,忘机似我,惟有浮鸥。

不须问,两丸新日月,几箭旧春秋。

若说买名,徒低酒价,但言罟利,恐涴渔舟。

兴亡谁家事,高粱上、怕听燕子啾啾。

且向松关喂鹤,柳道骑牛。

有奇书下酒,灯前破瓮,好风吹韵,花下拈阄。

如此一生足矣,何必封侯。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