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归去也,纶竿上、高挂黑羊裘。
喜有意近人,犹存幽竹,忘机似我,惟有浮鸥。
不须问,两丸新日月,几箭旧春秋。
若说买名,徒低酒价,但言罟利,恐涴渔舟。
兴亡谁家事,高粱上、怕听燕子啾啾。
且向松关喂鹤,柳道骑牛。
有奇书下酒,灯前破瓮,好风吹韵,花下拈阄。
如此一生足矣,何必封侯。
踏歌归去也,纶竿上、高挂黑羊裘。
喜有意近人,犹存幽竹,忘机似我,惟有浮鸥。
不须问,两丸新日月,几箭旧春秋。
若说买名,徒低酒价,但言罟利,恐涴渔舟。
兴亡谁家事,高粱上、怕听燕子啾啾。
且向松关喂鹤,柳道骑牛。
有奇书下酒,灯前破瓮,好风吹韵,花下拈阄。
如此一生足矣,何必封侯。
这首《风流子·其二》是明朝末年清初文人徐石麒所作,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开篇“踏歌归去也,纶竿上、高挂黑羊裘”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渔隐生活,穿着黑色羊皮衣,手持钓竿,享受着自然的宁静。
“喜有意近人,犹存幽竹,忘机似我,惟有浮鸥”四句,通过写竹子的清幽和鸥鸟的自由,寓言自己心境的恬淡与无为,与世无争。接下来,“不须问,两丸新日月,几箭旧春秋”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淡然,不关心世俗的功名岁月。
“若说买名,徒低酒价,但言罟利,恐涴渔舟”进一步强调不愿追求虚名,只愿在渔舟中过简单而自在的生活。诗人以燕子的叫声象征世事纷扰,而“高粱上、怕听燕子啾啾”则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担忧。
“且向松关喂鹤,柳道骑牛”两句,描绘出诗人归隐山林,与鹤为伴,骑牛漫步的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最后,“有奇书下酒,灯前破瓮,好风吹韵,花下拈阄”描绘了闲适的读书饮酒生活,以及在花下随意取乐的洒脱。
结尾“如此一生足矣,何必封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满足,认为封侯拜相并非人生至高追求,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整首词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
莫向鸿沟觅旧踪,一场春梦五更钟。
也知赐醢缘情薄,岂是分羹爱味浓。
万里使槎来苜蓿,半空仙掌出芙蓉。
濛濛黄雾连天起,不见秦关百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