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曾结在家因,半世相从渐老身。
曲几团蒲分夜静,斜风细字寄情亲。
伯牛命矣元非病,桑户嗟来已反真。
我亦无心趁哀乐,每怀前事一伤神。
三生曾结在家因,半世相从渐老身。
曲几团蒲分夜静,斜风细字寄情亲。
伯牛命矣元非病,桑户嗟来已反真。
我亦无心趁哀乐,每怀前事一伤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所作,名为《蔡子应郎中挽诗(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亲友离世的哀思与怀念之情的挽诗。
诗中的“三生曾结在家因,半世相从渐老身”,表达了与故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岁月的积累。这里的“三生”意味着不仅是现世,更包括前世今生,强调了情感的深远;“半世相从”则描绘了长久的陪伴。
“曲几团蒲分夜静,斜风细字寄情亲”,这两句通过对夜晚宁静场景的描绘,以及书写时的细腻举动,传达了诗人在寂静之中思念故人的情感。这里的“曲几”、“团蒲”营造了一种安静的环境,而“斜风细字”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用文字来寄托哀思的情怀。
“伯牛命矣元非病,桑户嗟来已反真”,这两句诗中提到了伯牛,这个名字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忠诚、正直的品格相联系。这里诗人通过伯牛之死,表达了对朋友生命消逝的哀伤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反思。
“我亦无心趁哀乐,每怀前事一伤神”,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没有心情去追求世间的快乐,而是常常被过去的事情所触动,感到精神上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故人离世的哀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与怀旧之情,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波动。这首挽诗不仅是对故人的缅怀,也是一种对生命消长和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醉倚渔舟独钓鳌。
等闲入海即乘潮。
从浪摆,任风飘。
缩手怀中放却金字经,因删去。
漏*元阳,爹娘搬贩,至今未休。
百种乡音,千般狃扮,一生人我,几许机谋。
有限光阴,无穷活计,急急忙忙作马牛。
何时了,觉来枕上,试听更筹。
古今多少风流。
想蝇利蜗名几到头。
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
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邙山土一丘。
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
皆出於潇湘之接壤,信乎其为真八景者矣。
嘉禾吾乡也,岂独无可搅可采之景欤。
间阅图经,得胜景八,亦足以梯潇湘之趣,笔而成之图,拾俚语,倚钱唐潘阆仙酒泉子曲子寓题云。
至正四年岁甲申冬十一月阳生日,画於橡林旧隐空翠风烟(在县西二十七里,桥李亭手,三过堂之北。
空翠亭,四园竹可十余亩,本觉僧刹也)万寿山前,屹立一亭名*李,堂阴数亩竹娟娟。
空翠风烟。
骚人隐士留题咏。
红尘不到苍苔径。
子瞻三过见文师。
壁上有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