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语》
《乐语》全文
宋 / 王义山   形式: 词  词牌: 贺圣朝   押[侵]韵

西山元是神仙境,瑞气郁森森。彩鸾飞下五云深。

急管递繁音。碧鬓□斜花欲颤,轻盈莲步移金。

紫檀催拍莫沈吟。传入柘枝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仙境般的美丽景象。"西山元是神仙境,瑞气郁森森"表达了诗人对那座西山之美好的向往,那里充满了祥瑞的气息,树木茂密。这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地方,宛如神仙居所。

接下来的"彩鸾飞下五云深。急管递繁音"描绘了一幅天籁之音与彩鸾交织的画面。彩鸾,即彩色的龙形之物,在这里象征着高贵和神秘,它穿梭于五彩缤纷的云层之间,带来了急促而繁复的乐声,这里的"管"指的是古代的吹奏乐器之一,常用来比喻音乐或诗歌。

第三句"碧鬓□斜花欲颤,轻盈莲步移金。紫檀催拍莫沈吟"则是对仙境中人物举止和环境的细腻描绘。这里的"碧鬓"可能指的是头饰或发髻,而"□斜花欲颤"中的"□"字有待确定,但整体上,这句话似乎是在形容某种精致而优雅的动作,或者是对一朵即将摇曳的花的描写。紧接着的是轻盈莲步移金,可能暗示着仙境中人物的脚步在金色光辉之中移动,显得既神秘又庄重。紫檀是一种美丽的木材,在这里用来形容乐器,而"催拍莫沈吟"则表达了一种急促而不停歇的音乐节奏。

最后一句"传入柘枝心"则将前面的意境进一步深化,柘枝可能象征着一种纯净无暇的心灵状态,将仙境中的美妙乐音和景致融入到内心之中,达到了心灵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以及其中神仙般人物的举止和环境的细节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宋末元初时期文人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王义山
朝代:宋   字:元高   号:稼村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生辰:1214——1287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你喜欢

春日淮安道中

春日迟迟古道赊,东风游子倦尘沙。

方塘水暖鸳鸯睡,平浦烟消鸿雁斜。

满眼青山非故国,一鞭羸马去谁家。

赋诗饮酒天涯兴,莫遣离愁老岁华。

(0)

弃妇辞

弃妇出兰房,长辞薄倖郎。

忆昔授绥曰,合卺双鸳鸯。

相为琴瑟欢,宜室期馀光。

自君荡春心,嬖爱章台倡。

冶容盲尔明,荆布成恶裳。

娇歌褫尔魄,沈默非巢簧。

销神复索家,顾谓邂逅良。

劬劳敬克室,反目卒为殃。

子为邪孽迷,妾为君子伤。

贱妾不足惜,古道孤肝肠。

泪出身亦出,请试倡短长。

(0)

示子孙

人生忌安逸,清时无幸民。

士当勤读书,农当力耕耘。

实益在勤俭,实修在天伦。

未有天伦厚,人或忘其根。

慈父生孝子,孝子生慈孙。

慈孝匪相报,末茂本之深。

人有亲中贤,尊贤且亲亲。

亲贤得其所,其道并相惇。

禹不贵尺璧,而乃惜寸阴。

太康坠厥绪,逸豫乃其因。

吾产诚已薄,吾志良亦勤。

事欲得其继,言欲传其心。

心传吾不死,望尔后之人。

愿毋听藐藐,负我诲谆谆。

(0)

元旦试笔偶成

嘉靖乙未岁,吾方十五龄。

先君初谢政,兄弟同在庭。

过庭奉严训,讲求惟六经。

丁未登仕版,二亲尚康宁。

前后五十载,三朝逢圣明。

岁复当乙未,言归忝六卿。

肯搆有仲子,新宫适已成。

移居理旧业,耳目仍聪明。

灯下能细书,蚤起鸡才鸣。

平生寡嗜好,天假此性灵。

六经毕其四,匪希身外名。

旷世有相感,吾师在考亭。

何如汉王吉,三世传其清。

(0)

满江红.题高宗赐岳武穆诏后次文徵仲待诏

御墨淋漓,到飞字、百身难赎。

弹指罢、遗黎梦断,旧都沦覆。

十二金牌丞相诏,风波片纸君王狱。

恨当时、巧放两人归,乾坤蹙。翘首地,青衣辱。

回马地,朱仙哭。笑大江东去,一夔兹足。

北面生看臣构在,南枝死望中原复。

痛他年、降表出皋亭,鸱夷目。

(0)

菩萨蛮.太白楼作

高楼百尺攀星汉。东秦十二誇雄观。野旷觉天低。

天回海树齐。谁教狂李白。独起千秋色。

而我亦歌呼。乾坤一酒徒。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