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出兰房,长辞薄倖郎。
忆昔授绥曰,合卺双鸳鸯。
相为琴瑟欢,宜室期馀光。
自君荡春心,嬖爱章台倡。
冶容盲尔明,荆布成恶裳。
娇歌褫尔魄,沈默非巢簧。
销神复索家,顾谓邂逅良。
劬劳敬克室,反目卒为殃。
子为邪孽迷,妾为君子伤。
贱妾不足惜,古道孤肝肠。
泪出身亦出,请试倡短长。
弃妇出兰房,长辞薄倖郎。
忆昔授绥曰,合卺双鸳鸯。
相为琴瑟欢,宜室期馀光。
自君荡春心,嬖爱章台倡。
冶容盲尔明,荆布成恶裳。
娇歌褫尔魄,沈默非巢簧。
销神复索家,顾谓邂逅良。
劬劳敬克室,反目卒为殃。
子为邪孽迷,妾为君子伤。
贱妾不足惜,古道孤肝肠。
泪出身亦出,请试倡短长。
这首《弃妇辞》是明代诗人赵完璧对弃妇命运的深刻描绘,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满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冷酷的批判。
开篇“弃妇出兰房,长辞薄倖郎”,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弃妇被迫离开温馨家庭的凄凉场景,一个“长”字,透露出弃妇与薄個郎关系的长久与无奈。接着,“忆昔授绥曰,合卺双鸳鸯”,回忆往日的甜蜜与幸福,双鸳鸯象征着夫妻间的和谐美满,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
“相为琴瑟欢,宜室期馀光”,表达了昔日夫妻间的情感深厚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自君荡春心,嬖爱章台倡”,转折点到来,丈夫被外界诱惑,抛弃了家庭和妻子,这里“章台倡”指妓女,暗示了丈夫的移情别恋。
“冶容盲尔明,荆布成恶裳”,通过外貌和衣着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弃妇在丈夫眼中地位的急剧下降,从美丽到被忽视,从舒适到困苦。
“娇歌褫尔魄,沈默非巢簧”,进一步描绘了弃妇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歌声不再悦耳,沉默中蕴含着无法言说的哀伤。“销神复索家,顾谓邂逅良”,表达了弃妇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对重获幸福的渴望。
“劬劳敬克室,反目卒为殃”,描述了弃妇在家庭中的辛勤付出,却最终因丈夫的背叛而遭受不幸。“子为邪孽迷,妾为君子伤”,揭示了丈夫的道德沦丧和弃妇的高尚情操,形成了鲜明的道德对比。
最后,“贱妾不足惜,古道孤肝肠”,表达了弃妇对自身命运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坚守。“泪出身亦出,请试倡短长”,以泪为引,以歌为诉,表达了弃妇内心的悲痛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她对命运的抗争。
整首诗通过对弃妇命运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悲剧,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