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其十七》
《咏怀·其十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少年学神仙,披发罗浮戏。

麻姑爱玉颜,为作芙蓉髻。

簪以明月珠,拂以红罗帨。

吹笛东南峰,紫鸾来嘒嘒。

欢娱曾几时,人世苦流离。

君为空中云,我为机上丝。

将丝系浮云,缠绵安可期。

悠悠望蓬山,终古长相思。

(0)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十七)》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追求仙道生活的奇幻景象,以及对人间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开篇“少年学神仙,披发罗浮戏”,展现了一个少年在罗浮山中披头散发,嬉戏于仙道之中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接着,“麻姑爱玉颜,为作芙蓉髻”一句,通过麻姑为少年打造芙蓉发髻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仙道生活的美好与不凡。

“簪以明月珠,拂以红罗帨”描绘了少年佩戴着明月珠作为装饰,用红色的罗巾轻轻擦拭,这一系列动作既展现了少年的精致与高雅,也暗示了他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吹笛东南峰,紫鸾来嘒嘒”则通过吹笛引出紫鸾鸟的场景,象征着少年与仙界的连接,以及他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然而,好景不长,“欢娱曾几时,人世苦流离”两句转折,表达了对短暂快乐时光的感叹,以及对人间苦难的深切体会。接下来,“君为空中云,我为机上丝。将丝系浮云,缠绵安可期”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被机器牵制的丝线,而对方比作飘忽不定的云,形象地表达了两人之间难以维系的关系,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最后,“悠悠望蓬山,终古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永恒思念的寄托,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仙道生活向往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具有浓郁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张邦镇都宪巡抚畿内

西省才承宠命新,中台又见荷丝纶。

如今八座多求旧,自古三边重得人。

万里河山同日月,九重霄汉动星辰。

北门锁钥知均是,会见沙场靖骑尘。

(0)

别意送凌卧岩还乡次韵·其三

先生为客感秋声,岂惮还乡两月程。

囊里有丹皆玉液,釜中无饭不青精。

月残茅店鸡三唱,霜冷河桥马独行。

去去天空风正急,渡江须待暮潮平。

(0)

送吴元素长史致仕

缄情才上九重天,乞得閒身宠渥偏。

四品进阶金带重,五花裁锦茜袍鲜。

秦城况有连云第,杜曲仍多负郭田。

我喜相违复相近,沃心还望仲舒贤。

(0)

送都宪孙世荣四川巡抚

紫泥封敕下金銮,进擢都台镇锦官。

分陕未终秦地爱,济川应遂蜀人欢。

雪山又为公来重,云栈宁辞马度难。

从此诸番皆慕义,不劳兵甲从戎鞍。

(0)

早行

肃肃倦宵征,晨兴促驿程。

软风随去马,残月照行旌。

野店鸡三唱,谯楼漏五更。

车徒经数里,河汉尚纵横。

(0)

四时词·其二

长安炎蒸无地著,望望翠乾云扫岳。

南来天上火龙飞,谁敢冲烟犯头角。

宫院沈沈白昼长,槐阴满地蔷薇香。

水晶帘动侍儿入,玉壶金碗供寒浆。

碧池荷叶圆如镜,为折荷花断荷柄。

捲来荐酒藉清香,满泛流霞飞逸兴。

鬅鬙露坐日养慵,三庚惮暑难为容。

乘酣直欲袖明月,飞上终南第一峰。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