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学神仙,披发罗浮戏。
麻姑爱玉颜,为作芙蓉髻。
簪以明月珠,拂以红罗帨。
吹笛东南峰,紫鸾来嘒嘒。
欢娱曾几时,人世苦流离。
君为空中云,我为机上丝。
将丝系浮云,缠绵安可期。
悠悠望蓬山,终古长相思。
少年学神仙,披发罗浮戏。
麻姑爱玉颜,为作芙蓉髻。
簪以明月珠,拂以红罗帨。
吹笛东南峰,紫鸾来嘒嘒。
欢娱曾几时,人世苦流离。
君为空中云,我为机上丝。
将丝系浮云,缠绵安可期。
悠悠望蓬山,终古长相思。
这首诗《咏怀(其十七)》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追求仙道生活的奇幻景象,以及对人间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
开篇“少年学神仙,披发罗浮戏”,展现了一个少年在罗浮山中披头散发,嬉戏于仙道之中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色彩。接着,“麻姑爱玉颜,为作芙蓉髻”一句,通过麻姑为少年打造芙蓉发髻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仙道生活的美好与不凡。
“簪以明月珠,拂以红罗帨”描绘了少年佩戴着明月珠作为装饰,用红色的罗巾轻轻擦拭,这一系列动作既展现了少年的精致与高雅,也暗示了他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吹笛东南峰,紫鸾来嘒嘒”则通过吹笛引出紫鸾鸟的场景,象征着少年与仙界的连接,以及他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然而,好景不长,“欢娱曾几时,人世苦流离”两句转折,表达了对短暂快乐时光的感叹,以及对人间苦难的深切体会。接下来,“君为空中云,我为机上丝。将丝系浮云,缠绵安可期”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被机器牵制的丝线,而对方比作飘忽不定的云,形象地表达了两人之间难以维系的关系,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最后,“悠悠望蓬山,终古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永恒思念的寄托,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仙道生活向往与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具有浓郁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长安炎蒸无地著,望望翠乾云扫岳。
南来天上火龙飞,谁敢冲烟犯头角。
宫院沈沈白昼长,槐阴满地蔷薇香。
水晶帘动侍儿入,玉壶金碗供寒浆。
碧池荷叶圆如镜,为折荷花断荷柄。
捲来荐酒藉清香,满泛流霞飞逸兴。
鬅鬙露坐日养慵,三庚惮暑难为容。
乘酣直欲袖明月,飞上终南第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