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寄茅峰梁中砥》
《洞仙歌.寄茅峰梁中砥》全文
宋 / 张炎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中峰壁立,挂飞来孤剑。苍雪纷纷堕晴藓。

自当年诗酒,客里相逢,春尚好,鸥散烟波茂苑。

只今谁最老,种玉人间,消得梅花共清浅。

问我入山期,但恐山深,松风把红尘吹断。

望蓬莱、知隔几重云,料只隔中间,白云一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炎的作品,名为《洞仙歌·寄茅峰梁中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中峰壁立,挂飞来孤剑。" 这两句设置了一个壮丽的山峰与孤独剑客的画面,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苍雪纷纷堕晴藓。" 描述的是白雪在阳光下融化成水滴落下,铺成一片青藓,这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自当年诗酒,客里相逢,春尚好,鸥散烟波茂苑。" 这几句回忆起往昔在异乡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场景,那时的诗、酒和美好的春天,以及湖面上飞翔的鸟儿和茂盛的水草,都让人怀旧不已。

"只今谁最老,种玉人间,消得梅花共清浅。" 这里作者反问谁最为年长,似乎在喟叹时光易逝,而“种玉人间”则是希望美好的事物能永恒,但又不免感到无常之感。梅花往往象征着高洁与孤独,这里与清浅的境界相共,或许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愿望。

"问我入山期,但恐山深,松风把红尘吹断。" 这几句则是作者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寄托之地的渴望,但又担忧山路崎岖,难以到达。松风象征着一种净化与超脱,而“把红尘吹断”则表明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决绝态度。

"望蓬莱、知隔几重云,料只隔中间,白云一片。" 最后两句展现了一种对于仙境(蓬莱)的向往,但又意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隔着重重云雾。然而,只需跨过那“中间”的阻隔,就能触及那片洁净的白云,这里蕴含了作者对于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深切向往。

总体来说,张炎在这首诗中通过山川、雪花、剑客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既有壮丽自然景观,又包含个人情感与哲思的画卷。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折射出当时文人对于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
朝代:宋   字:叔夏   号:玉田   生辰:1248年-1320年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猜你喜欢

题临漳台·其一

银河一派接天来,碧玉千峰照眼开。

我欲乘槎访仙去,却疑身巳在蓬莱。

(0)

新酒金橘寄李德升

稻醅初熟鹅儿色,金橘方包弹子新。

寄与乡朋供一醉,捧觞应笑独醒人。

(0)

绣释迦像并十八罗汉赞.第三跋釐堕阇尊者

神观静深,合爪钦视。谁设华轮,前置净几。

髯王捧塔,自何而至。中有全身,勿安舍利。

(0)

政和二年余谪海外馆琼州开元寺俨师院遇其游行市井宴坐静室作务时恐缘差失念作日用偈八首·其五

折脚铛子,随处安置。食无精粗,但欲接气。

(0)

南安岩主定光生辰五首·其二

赠以之中击电机,不令点画入思惟。

嘶风木马空成梦,喘月泥牛醉未知。

五蕴完全真死日,百骸消散是生时。

云门函盖乾坤句,语默何人遘得伊。

(0)

四偈·其四

曹溪传祖位,夜舂先屈身。

童子诵句偈,乃称曰上人。

南山證果位,天神常伏膺。

自以本持律,不敢称大乘。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