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壁立,挂飞来孤剑。苍雪纷纷堕晴藓。
自当年诗酒,客里相逢,春尚好,鸥散烟波茂苑。
只今谁最老,种玉人间,消得梅花共清浅。
问我入山期,但恐山深,松风把红尘吹断。
望蓬莱、知隔几重云,料只隔中间,白云一片。
中峰壁立,挂飞来孤剑。苍雪纷纷堕晴藓。
自当年诗酒,客里相逢,春尚好,鸥散烟波茂苑。
只今谁最老,种玉人间,消得梅花共清浅。
问我入山期,但恐山深,松风把红尘吹断。
望蓬莱、知隔几重云,料只隔中间,白云一片。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炎的作品,名为《洞仙歌·寄茅峰梁中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中峰壁立,挂飞来孤剑。" 这两句设置了一个壮丽的山峰与孤独剑客的画面,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苍雪纷纷堕晴藓。" 描述的是白雪在阳光下融化成水滴落下,铺成一片青藓,这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自当年诗酒,客里相逢,春尚好,鸥散烟波茂苑。" 这几句回忆起往昔在异乡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场景,那时的诗、酒和美好的春天,以及湖面上飞翔的鸟儿和茂盛的水草,都让人怀旧不已。
"只今谁最老,种玉人间,消得梅花共清浅。" 这里作者反问谁最为年长,似乎在喟叹时光易逝,而“种玉人间”则是希望美好的事物能永恒,但又不免感到无常之感。梅花往往象征着高洁与孤独,这里与清浅的境界相共,或许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愿望。
"问我入山期,但恐山深,松风把红尘吹断。" 这几句则是作者对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寄托之地的渴望,但又担忧山路崎岖,难以到达。松风象征着一种净化与超脱,而“把红尘吹断”则表明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决绝态度。
"望蓬莱、知隔几重云,料只隔中间,白云一片。" 最后两句展现了一种对于仙境(蓬莱)的向往,但又意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隔着重重云雾。然而,只需跨过那“中间”的阻隔,就能触及那片洁净的白云,这里蕴含了作者对于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深切向往。
总体来说,张炎在这首诗中通过山川、雪花、剑客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既有壮丽自然景观,又包含个人情感与哲思的画卷。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折射出当时文人对于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