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柱山会禅师》
《谒柱山会禅师》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古风

我本山东人,平生多感慨。

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

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

勉修贵及早,狃捷不知退。

锱铢扬芬馨,寻尺招瑕颣。

淹留郢南都,摧颓羽翰碎。

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沈痗。

吾师得真如,寄在人寰内。

哀我堕名网,有如翾飞辈。

瞳瞳揭智烛,照使出昏昧。

静见玄关启,歆然初心会。

夙尚一何微,今得信可大。

觉路明證入,便门通忏悔。

悟理言自忘,处屯道犹泰。

色身岂吾宝,慧性非形碍。

思此灵山期,未卜何年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ùshānhuìchánshī
táng / liú

běnshāndōngrénpíngshēngduōgǎnkǎi
ruòguānyóuxiánjīngshàngshūjīnwài

jiéjiāodāngshìxiánchíshēngsāi
miǎnxiūguìzǎoniǔjiézhī退tuì

zhūyángfēnxīnxúnchǐzhāoxiálèi
yānliúyǐngnándōucuītuíhànsuì

ānnéngjiùwǎngshìqiěchénmèi
shīzhēnzàirénhuánnèi

āiduòmíngwǎngyǒuxuānfēibèi
tóngtóngjiēzhìzhúzhào使shǐchūhūnmèi

jìngjiànxuánguānxīnránchūxīnhuì
shàngwēijīnxìn

juémíngzhèng便biànméntōngchànhuǐ
yánwàngchùtúndàoyóutài

shēnbǎohuìxìngfēixíngài
língshānwèiniánzǎi

翻译
我本是山东人,一生常有许多感慨。
二十岁那年游历京城,向朝廷上书在外求官。
结交当代贤才,名声远播四方。
努力提升自己,要尽早显贵,却不知收敛。
细微之事也可能带来败坏,稍有不慎就留下瑕疵。
长久滞留在郢都,才华衰退,如同羽翼破碎。
怎能怪罪过去,只想摆脱沉闷和疲惫。
我的导师拥有真理,存在于人间。
怜悯我陷入名誉之网,如同飞翔的小鸟。
明亮的智慧之光,照亮我走出困惑。
静心看见了通往真理的大门,重新找回初心。
过去的理想多么微小,如今明白其价值巨大。
觉醒的道路清晰可见,忏悔之路也变得畅通。
领悟道理后言语自然忘却,即使身处困境,道路依然宽广。
身体并非我真正的财富,智慧不受形体限制。
思念那灵山之约,但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刘禹锡的作品,名为《谒柱山会禅师》。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佛学的理解和个人生命观的探索。

“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两句表明诗人年轻时便有大志,到达长安后向朝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则显示了他在当时的声望和与同时代人的广泛交流。

“勉修贵及早,狃捷不知退”反映出诗人对于修行佛法的迫切和坚持不懈。"锱铢扬芬馨,寻尺招瑕颣"则是对修行过程中的细微体验和追求完美境界的描绘。

“淹留郢南都,摧颓羽翰碎”表达了诗人在佛法修持上的深入和对尘世的超脱。"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沈痗"则是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解脱的期望。

“吾师得真如,寄在人寰内”指的是诗人对于佛法导师的尊崇和信仰。"哀我堕名网,有如翾飞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名缰的感慨和对自由解脱的向往。

“瞳瞳揭智烛,照使出昏昧”描绘了佛法智慧的光明,以及这种智慧如何引导人们走出迷茫。"静见玄关启,歆然初心会"则是对内在修持和悟道体验的描述。

“夙尚一何微,今得信可大”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信仰之深厚。"觉路明證入,便门通忏悔"则是对悟道后的自我反省和心灵解脱的过程。

“悟理言自忘,处屯道犹泰”体现了诗人在修行中对于自我的超越和达到的内心平静。"色身岂吾宝,慧性非形碍"则强调了智慧和本性的重要性,而不是对肉体的执着。

“思此灵山期,未卜何年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佛法修持之地——灵山的向往,以及对于未来解脱时间的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刘禹锡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路历程。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三肴

薄照掩寒日,渔舟冻欲胶。

大江沈远岫,枯树覆空巢。

鼯鼠归无路,云僧盖有茅。

莫愁纷糅下,千地一深坳。

(0)

九青

欲折不堪寄,晴窗香一瓶。

寂寥须此鉴,消息可谁听。

爱雪惊同色,和烟浑独醒。

更饶穷腊韵,孤雁下寒汀。

(0)

春草二首·其一

野烧千里尽,容易雪消时。

莫以春先绿,都忘寒岁知。

(0)

秋怀八首·其三

人事飘摇如败叶,道怀凄冷对秋山。

谁当独善甘遗世,且趁馀閒暂掩关。

因地自惟同广漠,痴心真欲向人寰。

一声鸿雁清虚上,已觉全身共往还。

(0)

尘异献菊

寂寞秋山百卉残,谁将霜质傍阑干。

元亮东篱徒酩酊,侏儒玉笥费盘桓。

把茗共餐知味苦,移床独对爱香寒。

自惭傲骨同幽逸,聊作吾门晚节看。

(0)

王昌侯观察过访

有客寻僧过峡桥,西风微雨马蹄骄。

一丘已谢閒名久,三径忽传佳气飘。

青草何嫌临玉节,绿杨偏欲系金镳。

病馀还有清谈兴,不觉龙钟白发饶。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