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陶靖节,吏隐从弦歌。
我爱费徵君,高卧归九华。
清风激颓波,来者无以加。
我志两不遂,漂沦浩无涯。
数奇时且乱,此图今愈赊。
贤哉薛夫子,高举凌晨霞。
安民即是道,投足皆为家。
功名与权位,悠悠何用誇。
携朋出远郊,酌酒藉平沙。
云收远天静,江阔片帆斜。
离怀与企羡,南望长咨嗟。
我爱陶靖节,吏隐从弦歌。
我爱费徵君,高卧归九华。
清风激颓波,来者无以加。
我志两不遂,漂沦浩无涯。
数奇时且乱,此图今愈赊。
贤哉薛夫子,高举凌晨霞。
安民即是道,投足皆为家。
功名与权位,悠悠何用誇。
携朋出远郊,酌酒藉平沙。
云收远天静,江阔片帆斜。
离怀与企羡,南望长咨嗟。
这首诗是徐铉在唐末宋初所作,名为《送薛少卿赴青阳》。诗中表达了对朋友薛少卿的赞美和不舍之情,以及自己对功名与权位的超然态度。
“我爱陶靖节,吏隐从弦歌。”这里引用了陶渊明的高洁品格,他的隐逸生活如同弦上的琴声,清幽雅致。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高脱俗著称。
“我爱费徵君,高卧归九华。”费徵是一位道士,高卧于九华之巅,象征他的精神境界超凡脱俗。九华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仙山,此处借以表达对费徵清净高远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清风激颓波,来者无以加。”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清新的自然景象,清风吹拂水面,使之起浪,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比喻薛少卿的高洁品格,因为他的品行如同那清风激起的波涛,无人能及。
“我志两不遂,漂沦浩无涯。”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悲哀,他的志向无法实现,就像漂泊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归宿。
“数奇时且乱,此图今愈赊。”这两句表明尽管时代混沌,但薛少卿所持之道更显珍贵,如同一幅精美的图画,在乱世中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贤哉薛夫子,高举凌晨霞。”诗人对薛少卿的赞誉如潮水般涌来,将他比作高举的手势,超越了早晨的云霞,形象地表达了薛少卿德行的崇高。
“安民即是道,投足皆为家。”这两句强调了治国安邦的根本在于使民安居乐业,而不是权位与功名。诗人认为,只要人民安稳,无论何处都可为家。
“功名与权位,悠悠何用誇。”诗人对功名和权位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这些世间的荣耀不过是过眼云烟,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可言。
“携朋出远郊,酌酒藉平沙。”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与朋友一同到郊外去,席地而坐,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美好时光。
“云收远天静,江阔片帆斜。”诗人通过云隐天际、江阔水面上的小船帆影,勾勒出一幅宁静又开阔的画面。
“离怀与企羡,南望长咨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去朋友的思念和追忆,他南望故土,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