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烧千里尽,容易雪消时。
莫以春先绿,都忘寒岁知。
野烧千里尽,容易雪消时。
莫以春先绿,都忘寒岁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地从冬日的沉寂中苏醒,野火烧尽后的土地在雪化之后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春先绿”与“寒岁知”这两个对比,表达了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对自然更替规律的感慨。
首句“野烧千里尽”,描绘了冬天过后,野火蔓延,烧尽了千里之内的荒野,象征着冬日的严酷与终结。接着,“容易雪消时”则转而描述了雪化之后的轻松与自由,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通过“野烧”与“雪消”这一对鲜明的意象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由冬入春的转变过程。
后两句“莫以春先绿,都忘寒岁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醒人们不要仅仅因为春天的绿色而忽视了冬天的寒冷,强调了四季更迭、自然循环的重要性。这里的“春先绿”与“寒岁知”形成对比,前者代表了新生与希望,后者则代表了过去与记忆。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循环、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载体,寓含了对季节变换、生命轮回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邃的理解和感悟。
喜新晴、满江春色,游春花埭无数。
春波碧浣玻璃净,轻荡一枝柔橹。江外路。
听笛里香云,吹过鹅潭渡。虹船六柱。
有双髻携尊,双声度曲,翻入四红谱。
平生愿,看遍旗亭花絮。怀中彩笔能赋。
年来争奈游踪减,负了五湖烟雨。凭记取。
要整顿清狂,醉任群花妒。佳期未误。
待燕燕重来,绛纱笼壁,认我写诗处。
铁阑桥、夜深风雪,忍寒相待如许。
天涯久悔狂游倦,那肯更沾风絮。凭听取。
也未要酬珠,事事依分付。几番暗诉。
愿海角追随,灵心侠骨,冷煖仗郎护。
伤心事,我正风尘羁旅。萍踪飘泊无据。
柏陵花月非侬宅,剩可五湖归去。卿莫误。
祝恨海填平,奇福天应与。相怜最苦。
怕未老樊川,寻春较晚,佳约又迟汝。
乾坤何莽苍,傀儡尽登场。
都向邯郸梦里,六尺斗昂藏。
几度莺歌燕舞,更有蝇营狗苟,平白愤苍黄。
五更鸡报晓,子细试思量。牛服箱,箕翕舌,尽荒唐。
切莫拖泥带水,进退两郎当。
待我泰山立脚,更向碧霄着眼,天命本无常。
所思崇令德,努力爱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