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衫小扇人如玉。箫声吹堕秋云绿。何处问良宵。
烟波廿四桥。桥头秋露冷。脉脉芳心警。
待按玉珑璁。知卿是小红。
轻衫小扇人如玉。箫声吹堕秋云绿。何处问良宵。
烟波廿四桥。桥头秋露冷。脉脉芳心警。
待按玉珑璁。知卿是小红。
此诗《重叠金·题小桥花史月下吹箫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小桥、箫声悠扬的画面,充满了诗意与意境。
首句“轻衫小扇人如玉”,以“轻衫”和“小扇”勾勒出人物的轻盈与雅致,仿佛那人身姿如美玉般温润,营造出一种脱俗的氛围。接着“箫声吹堕秋云绿”,将箫声比作能吹落秋云的绿色,形象地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旋律,感受到其穿透云层的力量。
“何处问良宵”一句,引人遐想,似乎在询问这美好的夜晚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而“烟波廿四桥”则点明了地点,廿四桥位于扬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景点之一,此处借以象征着一个充满故事与传说的地方,使得画面更加丰富。
接下来,“桥头秋露冷”描绘了桥头的景象,秋夜的露水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脉脉芳心警”则通过“脉脉”二字,形象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仿佛在提醒着什么,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与情感的层次。
最后,“待按玉珑璁”一句,暗示着等待与期待,仿佛在等待着某种美好事物的到来,或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知卿是小红”则是对某位女子的称呼,透露出诗人对她的喜爱与欣赏,整个画面因此而显得温馨而深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月夜下的宁静与美好。
竹边柳外,两两寒梅树。
疏影上帘栊,似却□一枝横暮。
玉肌瘦损,有恨不禁春,萦冰珮,整风裳,怅望瑶台路。
我来胜赏,持酒花深处。
天晓酿幽香,正一霎、如酥小雨。
江山得助,臭味许谁同,长安远,故人疏,梦到江南否。
化工收拾芳菲,晕酥翦彩迎春禊。
江山影里,泰阶星聚,重寻古意。
曲水流觞,晚林张宴,竹边花外。
倩飞英衬地,繁枝障日,游丝驻,羲和旆。
云避清歌自止。
放一钩、玉沈寒水。
西园飞盖,东山携妓,古今无愧。
闻道东君,商量花蕊,作明年计。
待公归,独运丹青妙手,忆山阴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