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照掩寒日,渔舟冻欲胶。
大江沈远岫,枯树覆空巢。
鼯鼠归无路,云僧盖有茅。
莫愁纷糅下,千地一深坳。
薄照掩寒日,渔舟冻欲胶。
大江沈远岫,枯树覆空巢。
鼯鼠归无路,云僧盖有茅。
莫愁纷糅下,千地一深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的凄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寒冷。
首句“薄照掩寒日”,以“薄照”形容冬日阳光微弱,光线稀薄,巧妙地表现了季节的寒冷。接着,“渔舟冻欲胶”一句,将渔舟比作即将冻结的物体,形象地描绘出江面的冰冻之感,同时也暗示了渔民生活的艰辛。
“大江沈远岫,枯树覆空巢”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大江中远山沉寂,枯树覆盖着空巢,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荒凉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
“鼯鼠归无路,云僧盖有茅”则将视角转向了动物和僧侣,鼯鼠因寒冷无处可归,云僧则有着避风的茅屋。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生命的脆弱,也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智慧与适应能力。
最后,“莫愁纷糅下,千地一深坳”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纷扰与困难,也要相信大地深处总有一片宁静之地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安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江边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之哀,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寿母垂僖颂,共姜录卫风。
节高成子孝,心苦教臣忠。
虎尾灾曾履,春台暖渐融。
郎君当运会,梦卜兆罴熊。
彩凤淩霄起,神鹏绝汉翀。
襟披乐广雾,才发士元空。
淮豫传芳绩,经纶简睿衷。
名悬三岛北,身障百川东。
远迩周民隐,恩威沛泽公。
千秋欣遇合,一德动昭融。
汲引宁馀力,声华每发蒙。
清流同注壑,弱翮早依丛。
感激缘明义,追随愿始终。
慈帏逾大耋,宠诰锡高穹。
懿则谁能并,芳规播不穷。
阐幽存史笔,作颂献雕虫。
已觉惭圭璧,还知类管筒。
何人歌绝调,冰雪在梧桐。
乔翁入山不入城,烟霞吞纳身骨轻。
久占名山作山主,山中但见鱼樵行。
长安少年誇疾走,汗透衣冠貌尘垢。
升沈得丧岂由人,坐看白衣变苍狗。
遁迹高踪数十年,探幽选胜胸怀宽。
芝草菖蒲岂仙药,甘与苦李安天全。
晚节嗜好同濂溪,芳塘写作芙蓉姿。
芙蓉亭亭水清浅,白鹭閒鸥纷近远。
渔子轻舟时出没,身与烟霞共隐显。
举头天外见群山,芙蓉乱插青云端。
水面娇姿遥映带,樵歌渔唱生宾筵。
披图顿觉心神开,会须对饮三百杯。
高斋四壁无氛埃,香风淅淅空中来。
天台雁荡绝人境,沧洲渤澥无纤埃。
身婴俗务不能去,目断神游心往来。
阎公逸兴挥毫素,驱风走石沧溟开。
不绘赤城霞,不绘桃与李。
赤城霞色多变端,桃李繁华难久恃。
泼墨写作岁寒图,凝云浩雪纷满纸。
炎天凛凛肌粟生,眼底萧萧朔风起。
何处高人抱膝吟,左有高山右流水。
数点梅花亦可怜,冷艳幽香散庭戺。
秃顶苍松不畏寒,槎枒老干巅厓里。
深山大泽余所思,凤吟鸾啸天为低。
但觉高吟玉屑飞,姓字不愿王侯知。
我今泪尽梁山操,天涯僵卧复谁告。
微名深愧鹤氅尊,东郭先生望晴曜。
削籍归来悲白头,投閒空被山灵笑。
《题阎佩升为卢公亮写岁寒图》【清·戴亨】天台雁荡绝人境,沧洲渤澥无纤埃。身婴俗务不能去,目断神游心往来。阎公逸兴挥毫素,驱风走石沧溟开。不绘赤城霞,不绘桃与李。赤城霞色多变端,桃李繁华难久恃。泼墨写作岁寒图,凝云浩雪纷满纸。炎天凛凛肌粟生,眼底萧萧朔风起。何处高人抱膝吟,左有高山右流水。数点梅花亦可怜,冷艳幽香散庭戺。秃顶苍松不畏寒,槎枒老干巅厓里。深山大泽余所思,凤吟鸾啸天为低。但觉高吟玉屑飞,姓字不愿王侯知。我今泪尽梁山操,天涯僵卧复谁告。微名深愧鹤氅尊,东郭先生望晴曜。削籍归来悲白头,投閒空被山灵笑。
https://shici.929r.com/shici/naIehL7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