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暑雨过,鸦背斜阳翻。
兰舟宜泛月,水风爽且寒。
是时恰望夜,圆魄出东山。
素辉流入怀,可寤不可言。
丝管厌繁会,山水寻清欢。
清欢未云已,驰情忽万里。
三军枕雪戈,一轮应共此。
怦然命返舟,露布伫报喜。
池塘暑雨过,鸦背斜阳翻。
兰舟宜泛月,水风爽且寒。
是时恰望夜,圆魄出东山。
素辉流入怀,可寤不可言。
丝管厌繁会,山水寻清欢。
清欢未云已,驰情忽万里。
三军枕雪戈,一轮应共此。
怦然命返舟,露布伫报喜。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泛舟于池塘之上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池塘的清新景象,以及夕阳斜照下乌鸦翻飞的生动画面。"兰舟宜泛月,水风爽且寒",不仅描绘了乘着轻舟在月光下泛游的情景,还巧妙地融入了水面上微风带来的凉爽感,营造了一种既浪漫又清凉的氛围。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描述了正值满月之夜,月光如银,洒满大地的景象。"素辉流入怀,可寤不可言",表达了月光温柔地浸润人心,让人沉醉其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其美妙感受。这种意境的渲染,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随后,诗人从自然美景的欣赏中跳脱出来,转而思考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丝管厌繁会,山水寻清欢",表达了对喧嚣尘世的厌倦,以及对自然山水中那份纯粹、清雅之乐的向往。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军事联系起来。"三军枕雪戈,一轮应共此",暗示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人们心中都有一份共同的期待与希望。"怦然命返舟,露布伫报喜",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山水之间,享受那份宁静与喜悦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军事等宏大主题的关照,体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