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营休得笑飞蝇,恨我疏慵学未能。
热泪同枯风里烛,寒心久抱雪中冰。
人无乐境思为鬼,家有慈亲敢作僧。
夜坐雨斋空若寺,一檠如对佛前灯。
营营休得笑飞蝇,恨我疏慵学未能。
热泪同枯风里烛,寒心久抱雪中冰。
人无乐境思为鬼,家有慈亲敢作僧。
夜坐雨斋空若寺,一檠如对佛前灯。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潘榕所作,名为《雨夜自感二首(其二)》。诗人以飞蝇为喻,感叹自己忙碌无为,未能像飞蝇那样轻盈自在。他将自己的心境比作风中摇曳、随时可能熄灭的蜡烛,表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以及对家庭责任的坚守——即使身处严寒,家中有慈爱的亲人,也不敢轻易出家为僧。
"热泪同枯风里烛"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煎熬,"寒心久抱雪中冰"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冷寂与凄凉。他深感人生无常,即使在快乐的境地也渴望解脱,但亲情的牵绊使他不敢轻易放弃世俗生活。夜晚独坐雨斋,四周寂静如寺,一盏孤灯仿佛佛前明灯,照亮了诗人的心灵,也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执着和对信仰的寻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反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宿雾藏春,馀寒带雨,占得群芳开晚。
艳初弄秀,倚东风娇懒。
隔叶黄鹂传好音,唤入深丛中探。
数枝新,比昨朝、又早红稀香浅。眷恋。重来倚槛。
当韶华、未可轻辜双眼。赏心随分乐,有清尊檀板。
每岁嬉游能几日,莫使一生歌欠。
忍因循、片花飞、又成春减。
唐人画马如相马,□□不在骊与黄。
天机入神即挥洒,气脱毫素先腾骧。
昔年曾画穆王游八极,八龙之骏云五色。
后来又写越影超光脱丹碧,后来又写汉武穷渥洼。
复见神驹来汉家,势走灭没开风沙。
壮哉此马健且雄,玉花遍身云满鬉。
首如渴乌眼如电,皎如疋练横晴空。
使之陷阵当破敌,万马不敢先秋风。
如何解鞍脱其絷,纵尔俶傥如游龙。
君不见四海罢征战,九夷尽梯航。
方将却尔宛水之西,归尔华山之阳。
幸逢韩供奉写尔神,杜拾遗歌尔良。
赠尔支道林,爱尔神骏悬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