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恨无山,小栏外、略借江南眉色。
何况山在,人家梯青唤双屐。
吹不断、风前笑语,怕惊起、退红帘隙。
古堞飞帆,平林指塔,春望无力。
旧知己、觞送花迎,画歌舞屏间未头白。
谁道琵琶才掐,剩康家陈迹。
豪气被、萧萧草树,甚曳裾、有此狂客。
为问天畔归鸿,远愁衔得。
休恨无山,小栏外、略借江南眉色。
何况山在,人家梯青唤双屐。
吹不断、风前笑语,怕惊起、退红帘隙。
古堞飞帆,平林指塔,春望无力。
旧知己、觞送花迎,画歌舞屏间未头白。
谁道琵琶才掐,剩康家陈迹。
豪气被、萧萧草树,甚曳裾、有此狂客。
为问天畔归鸿,远愁衔得。
这首《琵琶仙》是清代诗人厉鹗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琵琶声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
开篇“休恨无山,小栏外、略借江南眉色”,诗人以江南山水的秀美之色来寄托情感,暗示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接着“何况山在,人家梯青唤双屐”,通过想象中的山景和登山的情境,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逃避。
“吹不断、风前笑语,怕惊起、退红帘隙”两句,以风中传来的欢声笑语,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退红帘隙”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瞬间的短暂。
“古堞飞帆,平林指塔,春望无力”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远眺的景象,帆船、树林、佛塔,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旧知己、觞送花迎,画歌舞屏间未头白”这一句,通过回忆与老友相聚的场景,以及画面中歌舞升平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谁道琵琶才掐,剩康家陈迹”则将话题转向音乐,以琵琶声的断续和历史遗迹的残存,表达了对艺术与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的思考。
“豪气被、萧萧草树,甚曳裾、有此狂客”通过描写草木萧瑟的景象和狂放不羁的客人,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豪情与洒脱。
最后,“为问天畔归鸿,远愁衔得”以归鸿的远行和愁绪的传递,寓意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整个诗句充满了深邃的哲思和情感的张力。
综上所述,《琵琶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艺术、历史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还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