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传.夏夜闻隔院歌声有感》
《河传.夏夜闻隔院歌声有感》全文
清 / 杨芳灿   形式: 词  词牌: 河传

宛转。凄怨。路迢迢。隔断红墙绮寮。

香喉一串可怜娇。长宵。恼人翻六幺。

我亦康陵传旧谱。筝琶鼓。红豆当场数。到而今。

恨飘零。空庭。倚栏和泪听。

(0)
鉴赏

这首《河传·夏夜闻隔院歌声有感》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一幅夏夜中隔墙传来歌声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思绪。

开篇“宛转”二字,便勾勒出歌声的婉转悠扬,仿佛在夜空中轻轻飘荡,引人入胜。“凄怨”则点明了歌声中蕴含的情感,似乎带着一丝哀愁与无奈,触动人心。“路迢迢”与“隔断红墙绮寮”相呼应,形象地描绘出声音虽美却难以触及的遗憾,如同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让人感到既遥远又亲近。

“香喉一串可怜娇”一句,将演唱者的嗓音比作香甜的果实,娇嫩而又动人,令人怜爱。紧接着,“长宵”二字,暗示夜晚的漫长,而“恼人翻六幺”则以音乐的变换,表达了对歌声的深深沉迷与无法自拔。

后半部分,“我亦康陵传旧谱”一句,诗人自比为古代传谱之人,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传承之意。接下来的“筝琶鼓。红豆当场数”,通过乐器的名称与红豆的比喻,进一步渲染了现场的热烈氛围与情感的深厚。最后,“到而今。恨飘零。空庭。倚栏和泪听”四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遗憾与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以及在空旷庭院中独自聆听歌声时的泪水与思绪。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中隔墙歌声带来的复杂情感体验,既有对美的追求与欣赏,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与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杨芳灿
朝代:清

(1754—1816)江苏金匮人,字才叔,号蓉裳。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历官甘肃伏羌知县、灵州知州,有能名。入为户部员外郎。工骈文诗词。有《直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芙蓉山馆骈体文》等。生卒均在十二月中。
猜你喜欢

句·其四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澜。

(0)

移花

种花南堂南,堂毁花亦瘁。

理畦西轩西,花好未忍弃。

慇勤拔陈草,秋雨流入地。

移根傅生土,指日春风至。

花来本陈洛,盈尺不为异。

力求千叶枝,更与一溉水。

人功诚已尽,天巧行可致。

我老百不为,爱此养花智。

(0)

留题仙都观

道士白发尊,面黑岚气染。

自言王方平,学道古有验。

道成白昼飞,人世不留窆。

后有阴长生,此地亦所占。

并骑双翔龙,霞绶紫云襜。

扬扬玉堂上,与世作丰歉。

(0)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其四巽堂

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

日出红尘生,不见青山色。

峰峦未尝改,往意自奔迫。

谁言幽堂居,近在使者宅。

俯听辨江声,却立睨石壁。

藤萝自太古,松竹列新植。

暑簟卧清风,寒樽对佳客。

试问东行人,谁能同此适。

(0)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七见江亭

江水信浩渺,连山巧蔽亏。

端能上崄绝,故自识津涯。

灭没樯竿度,飘摇鹭羽迟。

何人倚舟望,亦爱此峰危。

(0)

余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