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独坐空谷,最爱夜深月明。
云外一声长啸,四山木偃风生。
幽人独坐空谷,最爱夜深月明。
云外一声长啸,四山木偃风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夜里独自坐在空旷的谷地中,享受着月色之美。诗人通过“最爱夜深月明”表达了对静谧夜晚和皎洁月光的偏爱,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个性和情感世界——他们可能是一个内向、喜欢独处的人,能够在宁静中找到心灵的平静。
“云外一声长啸”则展示了诗人舒适地发出了悠长的啸声,这个动作不仅是一种放松,也是与自然对话的一种方式。啸声飘渺,穿过云层,似乎在呼应着远处山谷中的回音。
最后,“四山木偃风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风景:树木被风吹得直立,四周的山峦也似乎因这阵风而生机。这里的“木偃”和“风生”,都是动态的描写,给人以动中有静的感觉,增添了一份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啸声和自然界变化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与大自然之间微妙的沟通。
峥嵘入陷石,石径转逾窄。
划然洞门开,斜光一道白。
龙湫流暗穴,鸟篆绣苔额。
穷源有古村,二三避世客。
避世非避秦,栖心炼精魄。
春田自耕刈,衣食无需索。
风动棕花落,雨过药苗摘。
莺啼林木秀,犬吠暮空碧。
居然众山中,遂与众山隔。
坐久恐迷误,归路志前石。
白云洞口深,似杜重来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