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
一身万世则,激厉为忠朴。
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
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托。
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
一身万世则,激厉为忠朴。
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
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托。
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
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文化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天地自然法则的颂扬,表达了自己对于圣贤先觉者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忠诚朴实品格的追求。
"一身万世则"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历史责任的深刻理解。这里的"一身"指的是个人的身体或生命,而"万世则"则是指代代相传的法则,这表明诗人认为个人的行为应成为后世楷模。
接下来的"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则是对历史上忠诚直言不讳的官员如周勃、汲黯等人的赞颂。这里通过引用古人,强化了诗人对于忠诚品质的推崇。
"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托"一句中,"岿然"形容山石之坚固,而"社稷"则是国家安危的象征。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那些能够承担起国家重任、如磐石般稳固的忠诚臣子的赞美。
最后,"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一句中,诗人将自己比喻为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扬雄,以表达自己的文学成就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于友人作品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哲理思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和历史眼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道德追求与文学自信。
凄其南以北,周盻天苍茫。
驱车奚所之,落日照河梁。
千古雄心生,剑锷挥寒光。
风云欻自奇,燕雀宁敢当。
鸿鹄志四海,寥廓纷翱翔。
尘鞅岂足羁,讵顾稻与梁。
瞱瞱荣紫芝,高歌恒慨慷。
世人寡同调,谁能测衷肠。
君有商山情,绸缪申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