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张博士太常》
《哭张博士太常》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前辈倏云殁,愧君曾比方。

格卑虽不称,言重亦难忘。

谏草犹青琐,悲风已白杨。

只应移理窟,泉下对真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shìtàicháng
táng / luóyǐn

qiánbèishūyúnkuìjūncéngfāng
bēisuīchēngyánzhòngnánwàng

jiàncǎoyóuqīngsuǒbēifēngbáiyáng
zhīyìngquánxiàduìzhēncháng

鉴赏

这首诗是罗隐在唐代创作的《哭张博士太常》,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前辈的怀念与悼念之情。开篇“前辈倏云殁,愧君曾比方”两句,通过对逝者地位的提及和自我谦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已故者的敬仰之心,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自惭形秽的情感。接着,“格卑虽不称,言重亦难忘”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认为自己才能不足以配得上逝者,但逝者的教诲和言辞却是难以忘怀的。

“谏草犹青琐,悲风已白杨”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时间流转、事物更新带来的哀伤感。这里的“谏草”指的是古时用于进谏之用的草书,形容其依旧青翠,表明诗人对于逝者教诲的怀念与保留;“悲风已白杨”则是通过秋风吹过白杨树,激起诗人对逝者的哀思。

最后,“只应移理窟,泉下对真长”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超脱尘世的喧嚣,到清静之地去追寻逝者精神的愿望。在这里,“理窟”指的是隐逸之所,而“泉下对真长”则是诗人想要在泉水旁,与逝者的灵魂进行永恒的交流和对话。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悼念、自我反省以及追求超脱尘世的心愿,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前辈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送伯淳监汝州酒

惟知负米乐,不觉抱关卑。

出处两得意,是非皆自知。

(0)

将往齐郡别相知者

佳期定何许,远别在于今。

去路随归雁,幽怀托素琴。

春波杨子阔,云树穆陵深。

相望馀千里,瑶花好寄音。

(0)

独乐园二首·其二

客到暂冠带,客归还上关。

朱门客如市,岂得似林间。

(0)

和懋贤闻道矩小园置酒助以酒果副之以诗

芙蓉幕下惜馀闲,不使芳华取次残。

珍果醇醪与新句,并将佳味助清欢。

(0)

何秀才郊园五首·其三

苍苍竹林暝,郁郁松气寒。

纵横兴来笔,攲侧醉中冠。

(0)

早春寄景仁·其一

辛夷花烂开,故人殊未来。

愁看柳渐绿,忍更折残梅。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