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盐梅偶未和,位高犹说野情多。
宫墙月上开琴匣,道院风清响药罗。
留客旋烧含露笋,倩僧教种耐霜莎。
孤寒知有为霖望,未忍江头钓渌波。
金鼎盐梅偶未和,位高犹说野情多。
宫墙月上开琴匣,道院风清响药罗。
留客旋烧含露笋,倩僧教种耐霜莎。
孤寒知有为霖望,未忍江头钓渌波。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禹偁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和深厚的情谊。
"金鼎盐梅偶未和,位高犹说野情多。"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金鼎盐梅,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清高自守的情操,而“偶未和”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境界尚未完全达到的遗憾。“位高犹说野情多”表明尽管身份尊贵,但内心依然怀念那份简朴自然的生活情趣。
"宫墙月上开琴匣,道院风清响药罗。" 这两句通过描绘夜晚宫墙下的月光和道院里的秋风,营造了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开琴匣”暗示了对音乐艺术的喜爱和追求,而“响药罗”则是对清净生活环境的一种享受。
"留客旋烧含露笋,倩僧教种耐霜莎。" 这里诗人通过留住客人的举动,以及僧人教导耐寒的景象,表现了对友情和智慧的珍视。“旋烧”表达了一种温馨与关怀,而“耐霜莎”则是对坚韧不拔精神状态的一种赞美。
"孤寒知有为霖望,未忍江头钓渌波。"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寒冷天气的感受和对渔夫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内心的寂寞与不忍之情。“孤寒”表达了一种独自面对严寒的凄凉,“未忍江头钓渌波”则是诗人对于那些在风霜中坚守本职渔夫的同情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细腻的画面,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向往精神自由和对朋友深厚情感的主题。
君不见周公大圣人,吐哺礼贤情复真。
君不见信陵亦大贤,折节下士意愈坚。
二人既下世,屈指今千年。
寥寥久不闻,士风亦摧迁。
岂无平津阁,亦有孟尝门。
待士特虚名,焉有实意存。
势位巍巍自尊大,奔竞纷纷望尘拜。
上书光范亦可怜,梁指垂泪又何怪。
嘉会今逢五百春,坐令风俗浇还淳。
见说公卿能下士,眼前结袜宁无人。
柏台深夜赏清酣,红烛光前叹影三。
交错莫辞频送酒,赓歌不觉屡投函。
百年天地存吾道,万古江流洗我惭。
良会不常人易老,此生宁敢觅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