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时物变,夏绿满园新。
残花已落实,高笋半成筠。
守此幽栖地,自是忘机人。
积雨时物变,夏绿满园新。
残花已落实,高笋半成筠。
守此幽栖地,自是忘机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园中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韦应物幽居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得。
"积雨时物变,夏绿满园新。" 这两句勾勒出一个经历了春雨之后,万物复苏的夏日景象。园中植物因雨水滋润而变得更加郁郁葱葱,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发的景色。
"残花已落实,高笋半成筠。" 这两句则描绘了夏季特有的植物状态:一些花朵已经凋零,而果实逐渐成熟;竹笋拔地而起,但尚未完全长成。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守此幽栖地,自是忘机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满足。在这静谧幽深的地方,诗人远离尘嚣,心无牵挂,成了一位真正能够享受宁静生活的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珍视。
琼蔬玉蕊。久寄清虚里。
春到碧溪东,下白云、寻桃问李。
弹簧吹叶,懒傍少年场,遗楚佩,觅秦箫,踏破青鞋底。
河桥酒熟,谁解留侬醉。
两袖拂飞花,空一春、凄凉憔悴。
东风误我,满帽洛阳尘,唤飞鸿,遮落日,归去烟霞外。
投闲闭门且稳坐,动辄有碍天难测。
钱神不肯赴招要,疟鬼乘时作寒热。
要之贫困真我道,一一为向儿童说。
山中宿麦旧为农,瓶无储粟今何拙。
甑尘不扫爨未烟,米尽自从仁祖索。
元英之孙陈义高,急遣樵青分粟麦。
细舂落落簸珠圆,退磨纷纷飞玉屑。
粥香恍若在僧坊,面熟又将思水厄。
从来藿食不谋国,饥即须餐困仍歇。
笑杀多牛足谷翁,何用诗肠生锦襭。
天下花王都洛京,清明寒食走香軿。
东君欲表南来意,一朵蔫然尚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