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门寺一首》
《龙门寺一首》全文
宋 / 王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傍石寻幽径,穷源得梵城。

塔光侵地发,龙气逼山清。

是处堪吾老,何年遂此生。

霜林知客意,一夜战秋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óngménshǒu
sòng / wángruǎn

bàngshíxúnyōujìngqióngyuánfànchéng

guāngqīnlóngshānqīng

shìchùkānlǎoniánsuìshēng

shuānglínzhīzhànqiūshēng

翻译
沿着石头小路寻找幽深的小径,一直探索到源头才找到佛寺城。
寺庙塔尖的光芒直射地面,龙的灵气使山色显得更加清朗。
这里处处适宜我度过晚年,何时才能实现这样的生活呢?
在霜冻的树林中,自然知道旅人的思绪,夜晚秋风吹过,如同一场无声的战斗。
注释
傍石:靠着石头。
寻:寻找。
幽径:隐蔽的小路。
穷源:深入源头。
梵城:佛教之城。
塔光:寺庙塔尖的光芒。
侵地发:照射地面。
龙气:象征吉祥的龙之气息。
逼山清:使山色更显清新。
是处:此处。
堪:适宜。
吾老:我老去。
遂此生:实现这样的生活。
霜林:霜冻的树林。
知客意:理解旅人的心思。
一夜:整个夜晚。
战秋声:与秋风对抗的声音(比喻寂静无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寻访幽静之地,探究生命的意义和个人境遇。开篇两句“傍石寻幽径,穷源得梵城”表明诗人沿着石头旁的小路深入山林,追寻到了传说中的仙界——梵天之城,这是一个超现实的空间,象征着精神世界的极致境界。

“塔光侵地发,龙气逼山清”两句则是对所到之处景象的描绘。塔光意味着佛教文化的氛围,而“龙气逼山清”则给人一种神秘力量在自然中流动的感觉,使得山川变得异常清新。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更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净化和升华。

接着,“是处堪吾老,何年遂此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未来生命状态的一种期待。这里的“吾老”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晚年的期许,而“何年遂此生”则是对时间流转中个人愿景实现的询问,带有一丝无奈与不确定。

最后,“霜林知客意,一夜战秋声”两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霜林即是被霜冻的树林,而“一夜战秋声”则形容了秋风中树叶纷飞的声音,这里不仅描写了自然之声,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行客人的理解。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流畅的笔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阮
朝代:宋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猜你喜欢

滁山道中杂题·其一

溪暝深藏柳,坡晴湿护苔。

只惊联骑去,不见一人来。

(0)

七夕

江南游子辽东客,元夕辞家今七夕。

塞中烽火几回看,园里嘉蔬三度折。

今夜月色天下同,牵牛织女精灵通。

乌鹊桥成夜光湿,黄姑渚落秋机空。

再拜持觞问牛女,乞取河流化甘雨。

净洗天兵归内府,万岁千秋奉明主。

(0)

济宁船上抄水马驿程

苦爱山川不爱行,小轩曾把卧游名。

于今忽作江湖客,却向舟中写路程。

(0)

竹枝词·其五

金龙王庙在河干,刲羊烧酒上杯盘。

乞得好风行半月,归来庙下赛衣冠。

(0)

二月望日

蝶冲花雨燕争泥,昼夜相停漏刻齐。

心在故乡身在客,不寒不暖过淮西。

(0)

吕梁庙

吕梁庙中何所祠,汉有关侯唐尉迟。

二公生世本英特,死亦令人俎豆之。

当其二主兴家国,秦王即是刘玄德。

寿亭不遇鄂公遇,事在天为岂人力。

黄河之流声彻天,二公庙食千万年。

不知何年创祠屋,临风为取荒碑读。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