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古风

江南游子辽东客,元夕辞家今七夕。

塞中烽火几回看,园里嘉蔬三度折。

今夜月色天下同,牵牛织女精灵通。

乌鹊桥成夜光湿,黄姑渚落秋机空。

再拜持觞问牛女,乞取河流化甘雨。

净洗天兵归内府,万岁千秋奉明主。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七夕》诗,以游子和辽东客的身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悟。首句“江南游子辽东客”,描绘了诗人的漂泊生涯,将自己置于江南与辽东两地的对比之中,凸显了离愁别绪。

接下来,“元夕辞家今七夕”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元宵节已过,七夕又至,更增诗人对家的怀念。诗人通过“塞中烽火几回看,园里嘉蔬三度折”描绘边塞烽火连天与家园田园的变化,寓含战乱与和平的变迁,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今夜月色天下同,牵牛织女精灵通”借月光寄托对牛郎织女的仰望,认为在这团圆之夜,天地间的精灵都相通,渲染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诗人接着写到“乌鹊桥成夜光湿,黄姑渚落秋机空”,形象地描绘了鹊桥相会的场景,以及织女在秋天的空寂。

最后两句“再拜持觞问牛女,乞取河流化甘雨”表达出诗人诚挚的心愿,希望牛郎织女能赐下甘霖,寓意着对丰收和民生福祉的期盼。结尾“净洗天兵归内府,万岁千秋奉明主”则寄寓了对国家安定、君主明德的祝愿,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展现了个人的离愁与期盼,又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西江月

离位翻为姹女,坎宫却是婴儿。自因两个隔东西。

始用黄婆通意。每遇阳生冬至,方能夫唱妻随。

一时齐会赴瑶池。共饮刀圭欢戏。

(0)

踏莎行.云窗秋梦

烟冷瑶棂,神游贝阙。芙蓉城里花如雪。

仙郎同蹑凤凰翎,千门万户皆明月。

地老天荒,山青海碧。满身风露飘环玦。

高楼画角苦无情,一声吹散双飞蝶。

(0)

减字木兰花

坤乾情睦。十二周天明二陆。八卦循环。

驱率阴阳造化间。时当交泰。昧爽氤氲神气会。

体炼纯阳。轻健冰姿散异香。

(0)

烛影摇红.赠高莹蟾

心冷狙徒,志循教父寻宗祖。

上天秘诀始恢弘,冰雪充灵腑。封闭庚金土釜。

定阴阳、斡旋子午。应时升降,造化希夷,三光明吐。

性命相资,地天交泰分宾主。

湛然昏默契神功,法像周沙普。此理君休轻侮。

莫贪爱、纵心踰矩。一朝功满,三岛同归,名超今古。

(0)

长相思.无色界

命还空。性还空。物我双忘阐慧风。冥冥一混同。

运神功,契鸿蒙。反素灵光天地中。虚形处处通。

(0)

行香子.赠不语王哥

真乐闲闲。口过删删。养冲和、屏荡愚顽。

圆融法性,复变童颜。便出三乘,超十地,不为难。

五彩回环。烹炼金丹。看仙炉、虎绕龙蟠。

阴阳数足,撞透天关。就蹑祥云,朝元去,列仙班。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