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哀天宝后,刻剥穷锥刀。
豆实不得吃,蕨卖输官曹。
民生于斯时,生意如鸿毛。
安知咸淳际,赤子滋嗷嗷。
税租责三倍,田野晨号咷。
柔桑稊未茁,调帛已骚骚。
骄兵饫醲鲜,黎民窄糠糟。
九关虎豹守,哀吁愁天高。
吾哀天宝后,刻剥穷锥刀。
豆实不得吃,蕨卖输官曹。
民生于斯时,生意如鸿毛。
安知咸淳际,赤子滋嗷嗷。
税租责三倍,田野晨号咷。
柔桑稊未茁,调帛已骚骚。
骄兵饫醲鲜,黎民窄糠糟。
九关虎豹守,哀吁愁天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的《增赋》,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困苦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诗中通过对比天宝年间(唐朝后期)的苛政与南宋咸淳时期的加重赋税,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吾哀天宝后,刻剥穷锥刀",诗人以天宝年间为背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剥削严重,连最微小的生存资源也被搜刮殆尽。“豆实不得吃,蕨卖输官曹”进一步描绘了人民生活的艰辛,连基本的粮食都要卖掉以缴纳赋税。
“民生于斯时,生意如鸿毛”,形象地写出人民生活轻如鸿毛,毫无保障。接着,诗人指出在咸淳年间,赋税更加沉重,“税租责三倍,田野晨号咷”,田野间的劳作声中充满了哀号,暗示了农民的悲惨境遇。
“柔桑稊未茁,调帛已骚骚”描述了百姓尚未等到蚕丝丰满,织布的原料已经筹集困难。“骄兵饫醲鲜,黎民窄糠糟”揭示了统治者奢侈享乐,而普通民众却只能勉强糊口,生活困苦。
最后两句“九关虎豹守,哀吁愁天高”以猛兽比喻苛政,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在重压之下无处申诉的绝望情绪,整首诗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自古江南风俗美,喜君高趣慕先贤。
药无远近宁论报,家有图书不计钱。
已住秦淮借风月,遍寻吴国旧山川。
尘缨我系未能解,每一来过驻画船。
吴会未探穴,广陵先看潮。
横江百马怒,卷海万鼙嚣。
舟楫凌湍发,鱼龙接浪跳。
薄言增勇气,少当举山瓢。
猎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
正怜风日暖,不似雪霜朝。
敢问祠黄石,休从击皂雕。
楚郊梅萼未,垄麦已多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