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破烟水,千山历翠微。
风轻洲蝶下,帆缓岸花飞。
宿雾开临镜,寒波动浣衣。
停舟屡相讯,每讶昔游非。
一棹破烟水,千山历翠微。
风轻洲蝶下,帆缓岸花飞。
宿雾开临镜,寒波动浣衣。
停舟屡相讯,每讶昔游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沿江而行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宁静与动态之美。首句“一棹破烟水”,以“破”字生动地描绘了船桨划破晨雾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千山历翠微”则将视线从水面转向远处的山峦,绿意盎然的山色与清晨的雾气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风轻洲蝶下,帆缓岸花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上的动态美。微风轻拂,洲上的蝴蝶翩翩起舞,船帆缓缓移动,岸边的花朵似乎也被这轻柔的风所吸引,随风飘动。这两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宿雾开临镜,寒波动浣衣”则将视角转至船行之处,雾气逐渐散去,仿佛一面镜子映照着天空,水面在寒风中轻轻波动,如同洗涤衣物般清澈。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最后,“停舟屡相讯,每讶昔游非”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在船停泊时,诗人多次询问,却发现眼前的景色与往日记忆中的有所不同,或许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或是对变化之美的领悟。这一句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行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霜馀晴后探梅天,村岸山蹊接野田。
时见樵夫能指点,旋寻僧子或留连。
所携酒榼无多尔,其就诗篇亦偶然。
一两枝横三四蕊,最风情处带轻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