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出蓟北门,已涉辽东境。
驱驰未辞劳,遇胜辄神领。
惠州古名邦,山水甚清紧。
水无龟鱼乐,山有金银矿。
龙蛇画塔庙,象贝充市井。
一从桑海变,此地为民梗。
弃之蕃汉间,清野绝巡省。
孤萤败壁光,老树颓垣影。
方今纡圣念,规取作藩屏。
军麾蔽沙漠,版筑兴远近。
欲令斯民人,恢复旧风景。
愧予厕戎行,登览亦多幸。
夜中起长叹,五月尚寒冷。
时时见宝气,星斗吐芒颖。
平明更前驱,秣马度东岭。
雨出蓟北门,已涉辽东境。
驱驰未辞劳,遇胜辄神领。
惠州古名邦,山水甚清紧。
水无龟鱼乐,山有金银矿。
龙蛇画塔庙,象贝充市井。
一从桑海变,此地为民梗。
弃之蕃汉间,清野绝巡省。
孤萤败壁光,老树颓垣影。
方今纡圣念,规取作藩屏。
军麾蔽沙漠,版筑兴远近。
欲令斯民人,恢复旧风景。
愧予厕戎行,登览亦多幸。
夜中起长叹,五月尚寒冷。
时时见宝气,星斗吐芒颖。
平明更前驱,秣马度东岭。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惠州》描绘了惠州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首句“雨出蓟北门,已涉辽东境”展现了辽阔的地理背景,随后诗人表达了对惠州美景的赞赏,如“山水甚清紧”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一从桑海变,此地为民梗”则揭示了惠州由繁华变为荒凉的过程,暗示了历史的沧桑。
诗中“弃之蕃汉间,清野绝巡省”反映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而“孤萤败壁光,老树颓垣影”进一步渲染了凄凉气氛。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此,而是寄希望于“方今纡圣念,规取作藩屏”,表达了对朝廷重新规划和振兴此地的期待。
诗人以个人身份“愧予厕戎行”参与其中,感受到登览的荣幸,同时也表达了对恢复旧日风光的渴望。结尾“平明更前驱,秣马度东岭”预示着新的行动和希望,尽管五月夜晚仍寒,但星光闪烁,寓意着未来的光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惠州的历史变迁和眼前的荒凉,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热切期盼和个人责任的承担。
阑干一幅鹅溪绢,中有五箴排小篆。
古字今文认未了,火剂针铓俱瞑眩。
平生卷轴有膏肓,首尾年来逾错乱。
剩储药物走医门,掉头呕冷不下咽。
一落泥头千丈强,谢君欲拯非手援。
银钩小变科斗文,挂我床头星斗烂。
退之处士阳冰手,驱逐习气车轮转。
光芒照耀肝胆醒,两眼频看泪如霰。
门前恶草锄又生,我病七年行复玩。
会须著意课儿童,日日床头诵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