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节庐陵万古祠,皎如日月要人知。
死生去就皆同道,治乱兴亡不共时。
先代碑文苔藓蚀,颓垣春雨薜萝垂。
观风特此胆遗像,慰我平生几仰思。
忠节庐陵万古祠,皎如日月要人知。
死生去就皆同道,治乱兴亡不共时。
先代碑文苔藓蚀,颓垣春雨薜萝垂。
观风特此胆遗像,慰我平生几仰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谒忠节祠次顾太守柳别驾联句韵(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忠节祠内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赞美。
首联“忠节庐陵万古祠,皎如日月要人知”以“庐陵万古祠”开篇,点明了祠堂的地点和历史久远,接着以“皎如日月”比喻祠内先贤的品德如同日月般明亮,强调其道德光辉不可磨灭,需要世人铭记。
颔联“死生去就皆同道,治乱兴亡不共时”进一步阐述了先贤的品质与行为。无论生死、去留,他们都坚守着同一道路,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体现了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
颈联“先代碑文苔藓蚀,颓垣春雨薜萝垂”描绘了祠堂内的景象,碑文被岁月侵蚀,颓垣在春雨中垂挂着薜萝,虽有自然的衰败之象,但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并未抹去先贤的功绩和精神,反而更加凸显了他们的伟大。
尾联“观风特此胆遗像,慰我平生几仰思”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景仰之情。通过瞻仰先贤的遗像,诗人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也激发了自己对先贤精神的深思,体现了后人对前人的敬仰和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忠节祠及其内先贤的描绘,展现了对高尚品德和坚定信念的颂扬,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传承和发扬先贤精神的渴望。
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
自从到官来,尘事便拘束。
尝闻此山寺,法宇深云木。
无由一来过,梦想向岩谷。
按田趋邻疆,跨马涉平陆。
良友送我行,偶与赏心属。
禅庭鸣白鸡,祖席歌黄鹄。
野气逼人寒,岚光添酒绿。
言离非远离,但爱交情笃。
重游应有期,君亦行车促。
坏衣削发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后。
不等渭川千户侯,尺椽片瓦何尝有。
方丈东头一亩馀,中轩四面无窗牖。
青琼作枝钿为叶,丹凤未食苍鼠走。
细藤织榻白昼眠,寝浓鼻息如雷吼。
世间百事不历心,门外寒流彻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