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生波郡邑墟,空传楚魄葬江鱼。
前年节钺秋江上,满纸祈哀逐客书。
汉水生波郡邑墟,空传楚魄葬江鱼。
前年节钺秋江上,满纸祈哀逐客书。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可叹(其二)》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首句“汉水生波郡邑墟”以汉水的波涛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昔日繁华的消逝,仿佛整个郡邑都淹没在了水中,只剩下了荒芜。次句“空传楚魄葬江鱼”进一步渲染了悲凉气氛,楚魄(楚国之魂)被寓言为亡国之痛,只能化作江中鱼儿的餐食,表达了对故国衰亡的哀悼。
后两句“前年节钺秋江上,满纸祈哀逐客书”回忆起前年的某个秋天,权柄象征的节钺(古代军事指挥权杖)似乎还在江边,但那只是徒然,因为诗人在纸上写满了对流离失所者的深深同情与哀求。这四句诗通过时空交错,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忧虑。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怀古诗篇。
采采山上葛,攀藤步岩幽。
上山逢虎狼,下山逢猕猴。
归来絺绤之,藕丝香且柔。
织成一片云,精绝鬼工愁。
入笥献君王,贡职民当修。
君王不自惜,持以奉仇雠。
西施被服之,俱是越国尤。
吴王抵掌笑,于越吾何忧。
飞书益封地,谓越吾诸侯。
嗟尔采葛伴,辛苦勿叹愁。
天道有乘除,苦极行当休。
吴王沉醉姑苏上,半夜不知吴国秋。
休休得一闲,杯酒聊从容。
晚凉过池亭,受用水上风。
默存即实境,身在莲花中。
何况青青盘,磊落堆莲蓬。
乍休吟风蝉,又起聒夜虫。
乃知天机动,衮衮无终穷。
如何二三子,不肯勤其躬。
无已思太康,明当励新功。
平生不喜佛,喜听念佛声。
大都止六字,三诵有馀音。
唱偈类哀切,和声等低平。
蝉联未肯已,绵弱殆不胜。
馁息仅相属,柔吭时一鸣。
听兹颓阘韵,生我寂灭情。
坐令喧竞中,便欲无所争。
乃知象教意,妙觉在声闻。
俗人不解此,梵教杂歌行。
敲铿鼓笛奏,真与郑卫并。
能令妇女悦,未必佛者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