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请道人念佛》
《听请道人念佛》全文
宋 / 赵文   形式: 古风

平生不喜佛,喜听念佛声。

大都止六字,三诵有馀音。

唱偈类哀切,和声等低平。

蝉联未肯已,绵弱殆不胜。

馁息仅相属,柔吭时一鸣。

听兹颓阘韵,生我寂灭情。

坐令喧竞中,便欲无所争。

乃知象教意,妙觉在声闻。

俗人不解此,梵教杂歌行。

敲铿鼓笛奏,真与郑卫并。

能令妇女悦,未必佛者听。

(0)
翻译
我生来不喜欢佛教,却喜欢听人念经的声音。
通常念的是六个字的佛号,重复三次后仍有余音缭绕。
诵经的声音悲凉而深切,伴奏的和声则低沉而平稳。
这样的连续不断,声音微弱得几乎难以承受。
呼吸间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念诵,偶尔有柔和的嗓音响起。
聆听这衰败而深沉的韵律,唤起我内心寂静消亡的情感。
这使我身处喧嚣之中也能平静,仿佛不再有争斗之心。
这才明白佛教教义,其奥妙在于声音的引导。
普通人不懂这个道理,把佛教的诵经混同于世俗的歌曲。
敲击的鼓声、笛声与世俗音乐并无二致,都能让女人欢喜。
但这声音并非只为佛门弟子所欣赏,也能取悦凡夫俗子。
注释
佛:佛教。
六字:指佛号,如‘南无阿弥陀佛’。
馀音:剩余的回音,此处指念经声的持久。
哀切:悲伤而恳切。
低平:声音平稳,形容和声。
颓阘:衰败,形容声音的衰弱。
寂灭:寂静消失,指心境的超脱。
喧竞:喧闹和竞争。
声闻:佛教术语,指通过听闻佛法而悟道。
梵教:佛教的教义。
郑卫:古代的宫廷音乐,此处泛指世俗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赵文的作品《听请道人念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修中念佛声音的独特感受。他不喜欢一般的佛教信仰,但特别喜欢听道人诵念的佛号,尤其是那种简洁而富有余音的“止六字”(可能指“南无阿弥陀佛”)。诵经的声音哀而不凄,低沉而平稳,如同蝉鸣般连绵不断,带给他内心的宁静和平静,甚至产生寂灭之情。他认为这种声音超越了世俗的嘈杂和纷争,体现了佛教教义中的微妙觉悟,即在于声音的修行。

然而,诗人指出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这种境界,有些人可能会将其与世俗的音乐混淆,比如鼓笛演奏的热闹旋律。他还提到,即使是能让妇女感到愉悦的音乐,也不一定符合佛教修行者的审美。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禅修音乐的独特感悟和欣赏。

作者介绍

赵文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清平乐.石桥明月

寻常闲步,素影当空堕。

闻道仙人修玉斧,看画小桥烟雾。笙歌夜半楼头。

松风响入山流。莫负此番明月,人生几度清秋。

(0)

茅山道中送邢使君之西湖

郎趁仙槎趁晚风,妾乘油壁入云中。

寻常一样天边月,临水登山望不同。

(0)

闺怨

曲曲回廊十二阑,风飘罗袂怯春寒。

桃花带雨如含泪,只恐多情不忍看。

(0)

冬夜怀宛叔

寒灯怯影黯疏帏,霜月留魂露未晞。

我梦到君君梦我,好迟残梦待君归。

(0)

相逢行

白马骄青云,金鞭拂红雾。

相逢不问名,各自东西路。

(0)

忆兄妹

秋后梧桐雕落,故园兄弟衔杯。

旅梦三更烛影,归心千里尘埃。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