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回廊十二阑,风飘罗袂怯春寒。
桃花带雨如含泪,只恐多情不忍看。
曲曲回廊十二阑,风飘罗袂怯春寒。
桃花带雨如含泪,只恐多情不忍看。
这首诗《闺怨》由明代女诗人郑如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里的内心情感波动。
首句“曲曲回廊十二阑”,以曲折的回廊和十二个栏杆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显寂寞的氛围。回廊的曲折与栏杆的排列,不仅勾勒出空间的层次感,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
次句“风飘罗袂怯春寒”,描述了女子轻柔的衣袖在春风中轻轻飘动,她却因春寒而感到畏惧。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娇弱,也暗喻了她对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的敏感和不安。
第三句“桃花带雨如含泪”,将桃花在雨中的状态比作含泪,生动地描绘了春雨中桃花的凄美景象,同时也借以表达女子内心的哀愁。桃花的美丽与泪水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最后一句“只恐多情不忍看”,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害怕面对自己的深情,担心自己无法承受这份情感的重量。这句话既是对自身情感的深刻揭示,也是对读者情感的触动,让人不禁为这位女子的细腻心思和复杂情感所打动。
整体而言,《闺怨》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春日里内心充满矛盾与哀愁的女子形象,展现了古代女性细腻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太尉前军得活鹿,使君慇勤分我肉。
定知应是秦失馀,苗裔仍为世人逐。
使君好客今平原,秋浦楼头罗水陆。
青州从事嘉屡拜,白鹿山人赐新沐。
社风留客去未得,清溪山头两经宿。
频将口腹溷使君,大嚼戏吟诗一幅。
今夕何夕夕云七,天孙有巧不愿乞。
举杯遥指河汉头,但愿归耕学牵牛。
我无腹中书可晒,亦不晒衣随俗辈。
缑山未访仙祖游,夔门聊与嘉宾会。
星河动摇三峡流,人间天上同新秋。
鹊已成桥动归翮,我亦一枝栖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