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丝系楼船,欲挽安得止。
女子不出门,丈夫志千里。
终日听君言,归期已难拟。
况此隔三秋,音书无一纸。
相见不恨迟,相思不能已。
愿为汉相如,勿学苏季子。
相如太薄情,文章媲青史。
季子誇金多,徒令愚妇喜。
藕丝系楼船,欲挽安得止。
女子不出门,丈夫志千里。
终日听君言,归期已难拟。
况此隔三秋,音书无一纸。
相见不恨迟,相思不能已。
愿为汉相如,勿学苏季子。
相如太薄情,文章媲青史。
季子誇金多,徒令愚妇喜。
这首《寄远曲》是明代诗人周忱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藕丝系楼船,欲挽安得止。”以藕丝比喻绵长的情感,将恋人之间的牵绊比作无法割断的藕丝,形象地描绘了思念之深。接着,“女子不出门,丈夫志千里。”两句对比,女子因思念而无法出门,而男子则心怀壮志,远行千里,展现了男女之间情感的不同境遇和心理状态。
“终日听君言,归期已难拟。”描述了女子每日倾听远方恋人的言语,却难以预知归期的情景,流露出等待的焦虑与无奈。“况此隔三秋,音书无一纸。”进一步强调了时空的距离,以及沟通的困难,使得思念更加浓烈。
“相见不恨迟,相思不能已。”表达了即使相见晚了也不后悔,因为思念之情无法停止,体现了深厚的情感。最后,“愿为汉相如,勿学苏季子。”诗人希望像司马相如那样深情款款,而不是像苏秦那样只追求物质财富,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相如太薄情,文章媲青史。”批评了司马相如在爱情中的表现,同时赞扬了他的文学成就。“季子誇金多,徒令愚妇喜。”讽刺了苏秦只看重金钱,让无知的妇人欢喜,暗含对现实社会中物质至上价值观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爱情中的复杂情感和人性的多面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一天天、风凄雨惨,今番无可收拾。
留春恨少金铃护,忍见落红庭侧,君莫惜。
算人世、飘蓬一样伤心色,鬓丝谁织。
剩闲倚红鸾,慵斟绿蚁,消遣柰何日。
愁无极,欲语此情难述。
月明空照肝膈,酒酣倚剑理头睡,梦绕清淮南北,谁诉得。
但把镜、思量负此头头颅,黑唾壶休,击愿稽首慈,生生世世,莫作有情物。
长剑当年,敲碎唾壶,豪气都无千古。
便黯淡青衫,壮怀如故。
酒醒偏怜短鬓,渐镜里、霜痕惊秋絮。
家山何在,杜鹃唤彻,不如归去。迟暮。尚羁旅。
又赁庑人孤,病愁争主。漫证破情禅,药炉茶杵。
我有新篘迟尔,且醉听、檀槽歌金缕。
更莫咏、却疟花卿,旧日草堂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