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未唱第后谢恩诗》
《己未唱第后谢恩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圣皇学问富春秋,当宁宵衣渴壮猷。

鹄立银袍天北阙,龙飞金榜殿西头。

彤池缪对三千字,黄甲俄输一二筹。

初学粗知存大体,纷更要洗洛阳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èichànghòuxièēnshī
sòng / wèilewēng

shènghuángxuéwènchūnqiūdāngníngxiāozhuàngyóu

yínpáotiānběiquēlóngfēijīnbǎng殿diàn西tóu

tóngchímiùduìsānqiānhuángjiǎéshūèrchóu

chūxuézhīcúnfēngèngyàoluòyángxi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己未唱第后谢恩诗》,主要描绘了皇帝的博学多才和朝廷的庄严氛围,以及诗人在科举考试后的感慨。首句“圣皇学问富春秋”赞美了皇帝的学识渊博,如同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接着,“当宁宵衣渴壮猷”表达了皇帝深夜还在思考国家大事,显示出其励精图治的决心。

“鹄立银袍天北阙,龙飞金榜殿西头”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诗人自己在科举殿上站立,穿着银袍,期待着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金榜上的场景,象征着荣耀与梦想的实现。

“彤池缪对三千字,黄甲俄输一二筹”暗指考试过程中,虽然诗人曾一度领先,但最终还是略有失分。“彤池”可能指的是皇宫中的朱色池塘,寓意考试的严谨;“黄甲”则是科举及第者的代称,而“输一二筹”则表示稍有遗憾。

最后两句,“初学粗知存大体,纷更要洗洛阳羞”表达了诗人虽然初次科考有所成就,但仍明白要保持谦虚,洗去以往洛阳(唐代科举重地)学子可能有的骄傲之气,体现出一种谦逊和对学问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颂扬了圣上,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进取精神和谦逊品格,是一首典型的科举应试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和颜长官百咏·其一边庭

年年塞草欲秋时,左右红旗说战机。

介胄粗官应有语,而今宰相好吟诗。

(0)

冷泉亭

白猿弄清泚,秋入山骨冷。

老僧怯凭栏,忽失袈裟影。

(0)

送僧蘋洲游醉李

师今游醉李,自刺钓船篙。

地说三吴胜,人夸二陆豪。

草黄工女绩,波白课丁熬。

近海寒应早,霜毛怯剃刀。

(0)

和颜长官百咏·其十贫女

纤手清闲理瑟工,高楼半在碧云中。

行人岂是知音者,小立花阴待曲终。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五边庭

征夫战骨洒桑乾,帐下苍头自转官。

一骑红尘天外落,筹功更说几多般。

(0)

冰玉词新吐,尘埃气不留。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