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塞草欲秋时,左右红旗说战机。
介胄粗官应有语,而今宰相好吟诗。
年年塞草欲秋时,左右红旗说战机。
介胄粗官应有语,而今宰相好吟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将士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边关军事的紧张氛围以及军中宰相不务正业、沉迷于吟诗作对的矛盾现象。开篇“年年塞草欲秋时,左右红旗说战机”两句,通过年复一年边塞的荒凉景象和频繁的战争警报,展现了边关军人的紧张心态及战争的阴影。
紧接着,“介胄粗官应有语,而今宰相好吟诗”则表现出对于军中高级将领不专注于军事、反而沉迷于文学创作的讽刺。这里的“介胄粗官”指的是那些应该身穿铠甲、负责边关防御的武官,他们应当有讨论战术和国是的大计,而不是只是一味地吟诵诗词。
整首诗通过对比,揭示了军中将领应有的责任与现实中的懈怠状态,表现出诗人对于边关安危的担忧及对宰相不恤国事、只顾个人兴趣的批评。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宋代社会的一个侧面,即文武之间的矛盾和文人的影响力在军中所引发的问题。
秋涛欲涨西陵渡,江亭晓来雄观。
帝子吹笙,洛妃起舞,应喜蓬宫仙诞。斗墟东畔。
望缥缈星槎,来从河汉。
明月楼台,绣筵重启曼桃宴。
庄椿一树翠色,五枝芳桂长,金蕊玉干。
自笑狂疏,尊前起寿,不似卫郎温润。一卮泛满。
羡彭泽风流,醉巾长岸。老圃黄花,清香宜岁晚。
湘南夜水风露清,月明耿耿波益平。
婵娟有人步罗袜,琼珰玉佩双娉婷。
可怜玉骨埋藏久,肠断人间无复有。
岂知化作兰若莲,宿契未忘犹并首。
想应快意洗尘缘,不向谢池争取妍。
玻璃盘中净土颊,一心稽首西方仙。
请君以图献天子,当与嘉禾并周史。
毋令寂寞堕空山,泣月悲云清夜残。
邸报议麟经,卜书目羲易。
曲学暂雺曀,日月岂终蚀。
陶翁诗百篇,优造雅颂域。
九原不容作,妙意渠能测。
今君语析尘,指示了皂白。
定知泚笔人,斜川旧仙伯。
毫釐无馀蕴,领览饱新得。
言下悟未师,吟边识圆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