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议麟经,卜书目羲易。
曲学暂雺曀,日月岂终蚀。
陶翁诗百篇,优造雅颂域。
九原不容作,妙意渠能测。
今君语析尘,指示了皂白。
定知泚笔人,斜川旧仙伯。
毫釐无馀蕴,领览饱新得。
言下悟未师,吟边识圆泽。
邸报议麟经,卜书目羲易。
曲学暂雺曀,日月岂终蚀。
陶翁诗百篇,优造雅颂域。
九原不容作,妙意渠能测。
今君语析尘,指示了皂白。
定知泚笔人,斜川旧仙伯。
毫釐无馀蕴,领览饱新得。
言下悟未师,吟边识圆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对五柳先生诗集的评析之作。首句"邸报议麟经,卜书目羲易",以邸报和卜书的意象,暗示对诗中深奥学问的探讨,如《麟经》和《周易》这样的经典。"曲学暂雺曀,日月岂终蚀",批评诗中的局部晦涩可能只是暂时的,如同日月之蚀并非永恒,暗示诗的内在光明终将显现。
接下来,诗人引用陶渊明的诗歌,赞美其作品丰富且高雅,虽已去世,但其艺术成就仍可品鉴。"九原不容作,妙意渠能测",表达了即使陶渊明本人无法再创作,他的诗歌中的精妙意境仍有待后人解读。
诗中称誉对方("今君")见解独到,能清晰分辨诗的优劣,"指示了皂白",并称赞其对诗的理解深入。"定知泚笔人,斜川旧仙伯",将对方比作斜川的仙人,意指其才情出众。"毫釐无馀蕴,领览饱新得",赞扬对方对诗的理解透彻,从细微处也能领悟到新的意境。
最后两句"言下悟未师,吟边识圆泽",表达出对方通过诗歌不仅能领悟到老师的教诲,还能与古代诗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共鸣,显示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审美洞察力。整体上,这首诗是对诗集及其作者的赞赏,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俯仰之间迹已尘,重来屐齿藓痕匀。
晚菘早韭有真味,夜鹤晓猿无故人。
万一可偿他日愿,再三须卜此山邻。
北山大士乃吾祖,烝蕙肴兰长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