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桅樯一尺乌,一夫击鼓百夫呼。
何似北人将远适,呼童秣马与膏车。
百尺桅樯一尺乌,一夫击鼓百夫呼。
何似北人将远适,呼童秣马与膏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行军打仗的壮丽画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激烈与 士兵们的英勇。
“百尺桅樯一尺乌,一夫击鼓百夫呼。”这里借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士兵们如同高耸的桅樯,而敌人则如同微小的乌鸦。击鼓的声音传播迅速,激励着每一个士兵,表现了战争中士气的重要性。
“何似北人将远适,呼童秣马与膏车。”这两句通过对北方军队出征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勇猛和准备充分。北人在这里代表着强悍善战的形象,而“呼童秣马与膏车”则是对于士兵们严密筹备和精良装备的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军事行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观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勇武精神的推崇。
今朝街鼓何人听,朝客开门对雪眠。
岂比直庐丹禁里,九重天近色弥鲜。
泗上未休兵,壶关事可惊。
流年催我老,远道念君行。
残雪临晴水,寒梅发故城。
何当食新稻,岁稔又时平。
见君失意我惆怅,记得当年落第情。
出去无憀归又闷,花南慢打讲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