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菊东篱下,严霜彫我姿。
鶗鴂亦何来,噭噭秋风时。
佳人渺何许,岁晏谁与期。
白日欲西匿,浮云还间之。
岂无好鸟鸣,良辰伤别离。
自非王子乔,鬒发能不丝。
相思不相见,何用长相思。
种菊东篱下,严霜彫我姿。
鶗鴂亦何来,噭噭秋风时。
佳人渺何许,岁晏谁与期。
白日欲西匿,浮云还间之。
岂无好鸟鸣,良辰伤别离。
自非王子乔,鬒发能不丝。
相思不相见,何用长相思。
这首诗《拟古》由明代诗人杨于庭所作,以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首句“种菊东篱下”,借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隐居田园、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然而,“严霜彫我姿”一句,却将这种宁静美好的画面打破,霜寒来袭,花儿凋零,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
“鶗鴂亦何来,噭噭秋风时。”鶗鴂,即杜鹃,古人常以杜鹃啼叫预示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诗人借杜鹃的啼声,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佳人渺何许,岁晏谁与期。”佳人,此处泛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中的伴侣。诗人感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岁月静好之时,又何处能找到知音共度?
“白日欲西匿,浮云还间之。”夕阳西下,云彩遮挡,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寓意着人生的终幕。诗人以自然景象喻人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岂无好鸟鸣,良辰伤别离。”尽管有美丽的鸟儿在歌唱,美好的时刻却总伴随着离别的伤感。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相聚不易、离别痛苦的深刻体会。
“自非王子乔,鬒发能不丝。”王子乔是传说中仙人,长生不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无法像仙人一样永葆青春,暗示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相思不相见,何用长相思。”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寂寞。即使心中充满思念,却无法相见,这样的思念又有何意义呢?诗人以问句结尾,深化了主题,引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引人共鸣。
建鼓求亡子,初昧学所之。
除去日月多,及此岁未迟。
满国和巴人,若士谁与知。
平陆不推舟,客行当来兹。
定居厌屋庐,风雨劳所思。
执鞭慕昔人,孰与并此时。
破裘不御冬,要假完腋裨。
危言则来诟,慎密又逢讥。
成德尚如是,薄志安能期。
收声复藏热,雷火忽然微。
开口且复欢,是事置勿推。
闭眼可内视,独复不自为。
鸟声落檐间,竹色在户外。
解屦置几前,放杖当椅背。
默然仰栋时,往与古初会。
有时遗坐客,十问不一对。
尚因呼乃觉,笑自谢顽昧。
知非慕蘧子,事去等蜩蜕。
一生所未免,饮食与眠睡。
所以更颓然,可乐本非内。
有心欲何用,桥起则形累。
赖客同门生,旷荡乃不愧。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