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思纷纷,蝉声犹可闻。
水中千丈月,山上万重云。
海鸿来倏去,林花合复分。
所忧别离意,白露下沾裙。
落叶思纷纷,蝉声犹可闻。
水中千丈月,山上万重云。
海鸿来倏去,林花合复分。
所忧别离意,白露下沾裙。
这首诗《赠鲍舂陵别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吴均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离别的愁绪。
首联“落叶思纷纷,蝉声犹可闻”,以秋日落叶和蝉鸣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落叶纷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临近;蝉声虽在,却也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在诉说着不舍与无奈。
颔联“水中千丈月,山上万重云”,进一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水中的月亮倒映出千丈之深的清澈,山上的云雾缭绕,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海鸿来倏去,林花合复分”,将视角拉回现实,海上的鸿雁来去匆匆,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林间的花朵时开时落,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现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尾联“所忧别离意,白露下沾裙”,直抒胸臆,点明了诗的主题——对友人离别的忧虑与不舍。白露是秋天的标志,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离别的临近,诗人担心离别的情绪如同白露般悄然降临,甚至沾湿了衣裳,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重与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哀愁,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筯还垂。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碎身鹰犬惭何忍,埋骨诗书事亦微。
霜露深林可终岁,雌雄暖日莫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