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客支离岂讳穷,枉将车笠托群雄。
大名应耻居王后,奇骨真宜葬邺中。
白雪诗坛元不古,朱门交道况难终。
荒坟颓堕无人吊,并为怜才哭计东。
词客支离岂讳穷,枉将车笠托群雄。
大名应耻居王后,奇骨真宜葬邺中。
白雪诗坛元不古,朱门交道况难终。
荒坟颓堕无人吊,并为怜才哭计东。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对谢茂秦的悼念之作,通过“邺中吊谢茂秦”的主题,表达了对这位文学之士的深切缅怀与敬仰。
首联“词客支离岂讳穷,枉将车笠托群雄”,以“词客”自比,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并不回避现实,同时也暗指谢茂秦在世时的境遇。此处“车笠”借指隐士或文人,表达出对谢茂秦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群雄认可的惋惜之情。
颔联“大名应耻居王后,奇骨真宜葬邺中”,赞扬了谢茂秦的大名不应屈居他人之后,其独特的才华和个性,如同奇骨,理应安葬于邺中,这里借古喻今,表达了对谢茂秦才华的肯定和对其命运的同情。
颈联“白雪诗坛元不古,朱门交道况难终”,将谢茂秦的诗歌比作“白雪”,寓意其作品高洁而独特,不随世俗。同时,也讽刺了当时社会中权贵之间的交往难以持久,暗含对谢茂秦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处境的感慨。
尾联“荒坟颓堕无人吊,并为怜才哭计东”,描绘了谢茂秦去世后的凄凉景象,坟墓荒废,无人祭拜,表达了诗人对谢茂秦的深切哀悼和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谢茂秦生平的追忆和对其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其命运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之士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刃下挑心,心头插刃,认来堪作良因。
无明降住,有辱不生嗔。
忆昔清河公艺,尚垂涕、书此和亲。
无争士,常行大善,不敢暂伤神。
人猜泥捏塑,逢刀坦坦,遇药申申。
便是非不辩,强弱无论。
师父重阳教我,消烟火、悟假修真。
常忍耐,触来勿竞,端的做仙人。
杨少府,紫骝马,黄金鞭,团花战袍绣两肩。
腰下雕弓悬,迥若秋鹰解绦旋。
纵之飒飒,凌千仞之苍烟。
酒酣拔剑玉龙舞,喝令西飞白日回中天。
簸海腥风白波立,压空杀气玄云连。
缘边诸将亦无数,昼拥旌旗夜挝鼓。
豹韬合变待参谋,太守抡才君独去。
送君江上君甚欢,江风吹雪芦花寒。
知君心事如秋水,故应写入画图看。
问谁画者谢君绩,不画琵琶美人泣。
舟子扬帆发棹歌,主人解剑停杯立。
我亦从军今四年,男儿姓名何足怜。
老亲白发长相忆,只得还家种薄田。